作为“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经过转型改制,深化改革,发展态势迅猛,年出版品种连年突破千种,所出精品新书多次荣获全国和省级大奖,被媒体誉为“获奖专业户”,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这两大书展上,还将展示其荣誉品牌,特别是今年的获奖优秀图书和被媒体赞誉的作品。 ●今年1月,上海交大出版社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在全国100多家大学出版社中,此次仅有上海交大社、北师大社、外研社3家大学社获奖。同月,上海交大社《从复旦到诺丁汉》和《一个人与这个时代》两书入围《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今年2月,上海交大社《东京审判出版工程(第二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大飞机出版工程•航空发动机系列》三个项目入选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入选项目数与北师大社、浙大社并列大学出版社第一。目前,该社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数已累计12项。 ●今年3月,上海交大社的科普读物《谁主沉浮:聊物理学家那些事儿》被《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列入“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壹季”的20种科普类图书之一、《失眠咨询/专家解读健康丛书》进入生活类新书榜(TOP20)、“出版社单品贡献率排行”艺术类(TOP10)中名列榜首。 ●今年4月,上海交大社《船舶与海洋出版工程•航母与潜艇系列》被评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优秀”项目。国家出版基金办点赞道:“《船舶与海洋出版工程•航母与潜艇系列》,对航母和潜艇研制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技术等进行了系统总结整理,出版后显示出良好的品牌效应,并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智力库和人才储备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同月,上海交大社《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中下)《“物理聊吧”丛书》《人、船与海洋的故事》《现场初级救护手册》《追光——光学的昨天和今天》5种图书,入围100种“上海市民喜爱的科普图书”。 同月,《光明日报》披露,交大社《歧羊斋史论集》被列入“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4月)”中。自2013年7月开办以来已评出7期,这是该社第三次上榜。 ●今年5月,上海交大社《勤俭节约伴我行——全国小学生节约教育读本》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这是该社第四次入选“全国青少年百种优秀图书”。中央电视台5月31日《新闻联播》予以报道。之前,该社的《科学大师启蒙文库》(5种)、《世界著名大学人文建筑之旅》(7种)、《布鲁姆文学地图译丛》(6种)等图书(见附件)曾入选。 ●今年6月,上海交大社有8种图书喜获第十三届上海图书奖,其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获特等奖,这是继2012年《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后,该社又一次获特等奖。同时,《中国金融思想史》获一等奖,《量子力学的相空间理论》《电影编剧的秘密》《波浪与海床交互作用的多孔介质理论》获二等奖,《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科学理论》《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船舶工艺技术》获提名奖。交大社获奖数并列上海第一。 同月,《中国教育思想史》、《除湿剂超声波再生技术》等两种图书在全国2000多个申报图书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今年7月,《井中奇书新考》获文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是继《民国书法篆刻史》和《中国金融思想史》后,上海交大社第三次荣膺该项“优秀原创出版项目”。 “品读天下书,赏心更悦目;多读交大书,才智更聪慧。”让我们在夏天这生气勃勃的季节里,读好书,出好书,评好书。阅读品书让生活更美好,“全民阅读”使人生更精彩!(侯俊华 耿 爽 韩兵琦)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