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大学当代学人推出一批电影研究文集 北大出版社‘北大学人电影研究自选集丛书’首发式暨‘北京大学的电影研究’座谈会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北京大学当代学人推出一批电影研究文集 北大出版社‘北大学人电影研究自选集丛书’首发式暨‘北京大学的电影研究’座谈会
作者:陈文
2015-07-15 10:17:00  来源:新华网 
 

    由北京大学当代学人推出的一批电影研究文集近日推出,这是北大影视戏剧中心和北大出版社等联合主办的“‘北大学人电影研究自选集丛书’首发式暨‘北京大学的电影研究’”座谈会上传出的信息。

  这套电影研究自选集丛书由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编,北大中坤影视戏剧研究基金资助,北大出版社出版,历时三年,是对当下北大电影研究成果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丛书每卷包括作者自序或学者访谈,是学者对自己研究电影历程的总结和方法论的思考,正文主体部分为其代表性论文精选,文末附有作者学术著作及论文一览,详细译著论文目录索引。

  目前,这套丛书已出版的有:戴锦华的《昨日之岛》,张颐武的《跨世纪的中国想象》,彭吉象的《银幕世界与艺术人生》和陈旭光的《存在与发言》等四种。将在第二批出版的有王一川李道新陆绍阳等北大学者的自选集。

  北大的电影研究与批评有一些重要特点:如学者散布于北大艺术学院、中文系、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多个院系;学者们大多有多学科背景;这些学者都是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研究员,都在电影文化研究、艺术研究、电影史、电影批评史、电影传播、电影产业研究等方面有发言权和学术影响力。他们以“常为新”的锐气,学科整合的视野,传承开阔胸怀、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精神,共同打造北大电影研究的平台。

  在此前提下,几位学者又形成了各自批评研究特点:如张颐武善于从东西方流行文化现象中截取具有符号表征意义的文化事件,将中国置于全球化语境中进行重新阐释和解读,他提出中国电影“全国化”概念;戴锦华将电影工业与电影研究纳入更宽广的理论知识范畴内进行讨论;陈旭光秉持一种开放的影视文化研究方法,形成了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在借鉴西方文化批评中提出符合中国当下文化实践的批评原则;彭吉象则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角度,对第四代导演的“散文诗电影”与中华民族美学传统的关系等进行了独到的阐发。
 

    来源:新华网2015年07月13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没有中国观众,就没有中国电影 (2015.06.18 9:31:15)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参与投资拍摄的《枪侠》入选东方电影频道年度十佳电视剧 (2015.06.11 8:21:08)
  • 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军电影产业 (2015.05.11 15:06:44)
  • 电影走红,青春文学出版能否同步走高? (2015.05.06 9:12:27)
  • 互联网介入、新技术跟进、国际化拓展——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加速度” (2015.04.30 11:09:51)
  • 《世界电影史》(上、中、下全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04.14 9:18:05)
  • 微电影版权意识愈增强 (2015.01.28 11:19:14)
  • 北京大学出版社《昨日之岛:戴锦华电影文章自选集》 (2015.01.26 16:33:30)
  • 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2015.01.26 12:35:19)
  • 电影与图书位居文化消费前列 (2014.12.19 10:45:02)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