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自我的界限》北京大学出版社 - 新书快递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新书快递
《自我的界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11-13 10:19:14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
  作者:(美)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文以诚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主任,著名中国画研究专家。《自我的界限》中,文以诚将目光聚焦在晚明到清朝末年肖像画的演变。晚明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萌芽的出现,个人主义思想开始形成,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对肖像画风格的改变。在明朝之前,肖像画多为死者而作,用于祭祀和个人纪念,可是从明朝末年开始,肖像画开始注重人物的姿态和周围环境和陈设,以此作为人物的象征和暗示,作者将其称为“自我的界限”,这个时期,自画像也同时开始增多。文以诚认为,这些自画像展示了画者本人的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社会文化事件。此后,自画像进一步发展,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象征的意涵,可以表达出更多个人的感情。

  这本书从“肖像画”发展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变过程,通过不同时代的个案研究,如画家陈洪绶、任伯年和吴昌硕,展现了画家在社会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对传统的选择性吸收和转化。将艺术与社会结合,是西方研究者惯用的研究类型,在他们看来,这也是艺术史研究的意义所在。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中国农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11.13 9:40:10)
  • 《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杂志(1911-1937》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10.23 14:35:31)
  • 《与手枪的不幸相遇》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10.09 8:30:43)
  • 《寻路阿富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9.08 15:48:41)
  • 《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8.22 11:37:16)
  • 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Project2016企业项目管理实践》 (2017.08.04 15:55:08)
  • 《税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7.27 15:31:50)
  • 北京大学出版社《战胜命运:跨越贫困陷阱,创造经济奇迹》 (2017.05.25 10:31:02)
  • 北京大学出版社召开《一带一路: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新书发布会 (2017.05.24 9:57:08)
  •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全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5.03 11:18:07)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