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余杭区,深埋于此的一座5000年前的古城,正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成为中华文明新名片和世界文明史上璀璨的一笔。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它以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国家。良渚,正是中华文明5000年的实证。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率领良渚考古团队曾登上央视《国家宝藏》栏目,为大家展示了神秘而瑰丽的国宝“玉琮王”,介绍了良渚这一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起点。


短短一期节目虽精彩,却无法窥见这一中华文明圣地的全貌,无法尽述80多年良渚考古探索的成果。“良渚文明”丛书是浙江省文物局“面向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保护研究成果应用及转化”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致力于良渚考古的中青年学者,围绕近年来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集体编纂而成,包含人们希望了解的关于良渚的方方面面:良渚考古的历程、良渚时期古环境与动植物信息、代表了良渚文明最高等级墓地的反山王陵、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高等级玉器、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良渚与当时世界其他古文明的比对……

7月7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良渚文明”丛书首发式暨“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展高校行启动仪式将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举行。

良渚文明是什么?
5000年前,世界上几大流域不约而同地孕育出早期文明,如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那么,5000年前的中华文明在哪里?
大约5300年前,在良渚这片沃土之上,曾孕育过一个灿烂的史前文明。经过80多年的考古发掘,良渚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为什么说良渚古城 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实证?
一个社会有没有进入“文明”,国际上是有一系列标准的。比如出现城市和等级社会,开始使用文字、青铜器,出现复杂的礼仪建筑等等。
“良渚古城”的城市规制、社会等级、权力分配、分工体系、组织管理和统一信仰,在玉质礼器的制作、城墙和高台的堆筑、水利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良渚古城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发展高度,可以认为进入了文明。


随着“良渚文明”丛书的首发,“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展高校行也即将启动。它的第一站就是浙江大学。

讲座预告 良渚与中华文明
活动当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方向明也将来到现场,并为大家带来“良渚文明”系列的首发讲座。
时间:7月7日上午10:50-11:30 地点:浙江大学基础图书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