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文化浩如烟海,其中刺绣技艺、织造技艺、印染和服饰技艺无一不是这一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呈现。这些精湛绝伦的传统技艺在织机呕哑中将智慧凝结、在岁月流转中将勤劳镌绣,在一丝一缕、一针一梭、一经一纬中将中国传统纺织非遗的文化之魂、意境之美、技艺之精一一呈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生存正面临冲击,因此如何更好地挖掘纺织非遗的文化资源、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纺织非遗,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成为编者研究的方向,也成为今天本书的焦点。
本书汇集陕西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代表性的七个项目,通过与传承人面对面接触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通过对项目起源与发展、制作材料与工具、制作工艺与技法、工艺特征与纹样、作品赏析、风俗趣事、传承人专访、传承现状与对策等方面的介绍,为读者系统、全面地了解陕西省的纺织类非遗概况提供资料。同时本书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及分类保护路径研究”(17BG135)阶段性成果。
——图书信息——
书名:《陕西省纺织类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发行:天津大学出版社
图书规格:185*260,188页,245千字
图书装帧:锁线精装,铜版纸四色印刷
图书定价:136元
关于作者
本书由赵宏、马涛担任主编,由赵宏负责的天津工业大学现代纺织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团队共同完成。
赵宏为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青年理论家)、天津市科委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战略专家,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天津市教学名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运行和管理创新、纺织非遗传承与创新。近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重大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出版多部教材和专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多项。
马涛为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产业运行、纺织非遗传承与创新。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本书特点
本书在介绍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传统技艺的同时,深入挖掘当地精湛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故事,同时对传承现状进行深入客观地研究,针对不同项目分别拿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对于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纺织产业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图片资料翔实、图文并茂、设计用心,兼具知识性、故事性和可读性。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纺织服装专业、经管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政府部门、机构、行业、企业相关实践者以及理论研究者参考。
来源:天津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