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韦伯与马克思以及黑格尔与哲学的扬弃》南京大学出版社 - 新书快递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新书快递
《韦伯与马克思以及黑格尔与哲学的扬弃》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11-25 13:57:01  来源:南京大学出版社 
 

    《韦伯与马克思以及黑格尔与哲学的扬弃

  作者:[德]卡尔·洛维特 译者:刘心舟

  版本:三辉·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比较韦伯与马克思,并展开讨论韦伯的思想及其影响,第二部分探讨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思想脉络。

    在洛维特看来,正如我们的现实社会不止一种,关于它的科学也有两种:市民社会的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而这两种研究倾向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思。他们都从黑格尔关于客观精神的哲学中走出来,进入了一种关于人类社会的分析中,对现代生活方式之整体提出了质疑,而整个质疑的总标题就是:“资本主义”。在本书第一部分洛维特对韦伯与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比较研究,展开论述他们分别以“理性化过程”和“自我异化”为线索对市民-资本主义所做的阐释,探究了他们对于作为经济和社会之基础的人的理念的不同看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两者对市民社会中的现代人所做的批判性分析,本书第二部分重新检视了现代世界的诸种重要论题在黑格尔那里是如何展开的,以及在作为黑格尔主义者的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等人那里又经历了怎样的分裂和演化,对洛维特在《从黑格尔到尼采》中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专题式展开和进一步深化。洛维特认为,黑格尔是“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的标志,也是为决裂之后的世界进行思想奠基的人,因此无论我们想追溯现代性的根源,理解它的本质,还是对它进行批判,都需要回到黑格尔。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卡尔·洛维特(Karl Löwith,1897—1973)

    犹太裔德国哲学家。生于慕尼黑,1919年前往弗赖堡大学求学,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后,洛维特随海德格尔去了马堡大学,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职论文,1928—1933年在马堡大学任教,随后因纳粹的反犹政策流亡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等地,1952年受伽达默尔邀请,返回德国到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任教至1964年退休。一生著述遍涉神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和思想史研究。洛维特的主要著作另有《尼采的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哲学》(1935)、《雅各布·布克哈特》(1936)、《欧洲虚无主义》(1940)、《从黑格尔到尼采》(1941)、《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1953)、《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1953)与《知识、信仰、怀疑》(1956)等。德国麦兹勒(Metzler)出版社在其辞世后为之出版九卷本的作品全集(1982—1988)。



    来源: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9.11.04 10:28:10)
  • 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09.20 14:29:12)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09.10 15:38:40)
  •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9.07.05 10:58:19)
  • 《哲学创新视野中的应用哲学研究(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04.30 8:52:05)
  • 陈锡喜:改革开放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再研究 (2019.03.08 11:32:3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走近马克思”小丛书入选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获奖教材 (2019.02.22 8:45:55)
  • 《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科学研究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8.12.05 10:37:45)
  •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和品格 (2018.10.15 11:25:26)
  • 南京大学出版社举办《回到马克思》阿拉伯语版签约仪式 (2018.08.27 10:21:11)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