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遇到可怕的病毒,免疫系统怎么办?重庆大学出版社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 - 新书快递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新书快递
遇到可怕的病毒,免疫系统怎么办?重庆大学出版社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
2020-02-19 17:37:05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人类历史上,和病毒这样漫长的对抗过程为数不多,而那些具备驯化一个民族力量的东西更是屈指可数。
 
    病菌作为自然界所馈赠的“致命礼物”,与人类之间的战争不仅最为古老,结果也同样最为惨烈。
 
    在过去的3500年里,仅天花这一种疾病所杀死的人数就超过一二两次世界大战里丧生人数的总和。

    数据统计显示,仅1400年-1800年这400年时间里,天花就从欧洲掠夺了近2亿人的生命。这之中不乏俄国沙皇彼得二世、英国女王玛丽二世以及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一世等王公贵族。

    而在美洲,天花也成为了同哥伦布的伟大航行一道伴生的阴影。

    15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抵达中美洲后的几十年里,超过90%的当地土著死于欧洲人携带的天花。

    在染病到死亡的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要为大家讲讲,如果遇到可怕的病毒时,免疫系统怎么办?

    简单来说,当病原体是病毒时,它会尽最大努力入侵宿主细胞,并逃避免疫系统,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病毒,并拉响警报。身体会释放抗病毒物质,未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会提高警惕,严阵以待。

    那些已经感染病毒的细胞则会选择自杀,这种天然的过程叫作细胞程序化死亡,也叫细胞凋亡。

    人体是依靠细胞之间的信任才能正常运行的:一旦细胞受感染或者受重创无法修复,身体就会“期待”它发出信号。

    在大多数细胞的表面,都有一种叫作 I 类 MHC的分子,一旦细胞被病毒感染,I 类 MHC 分子就会与特定的多肽结合,告知免疫细胞:“它们被病毒感染了,求助!求助!我被感染了!请马上杀死我!”— 于是,免疫细胞就会来了却它的心愿。

    受感染的细胞进行这种有秩序的自我毁灭帮了免疫系统一个大忙,因为猛烈的、爆发式的死亡反而会把病毒颗粒释放出来,而不会消灭它们。

    不过,有时候病原体也会劫持这套标记系统,避免 MHC 分子发出警报,结果,感染性疾病会继续恶化。

    为了进一步确保这些感染了病毒的细胞被彻底消灭,特异性的自然杀伤细胞会攻击并摧毁这些感染细胞。

    但战胜病毒不止这么简单,病毒是会大量复制、繁殖的,它会不断地侵染细胞,以上的对战也会不断重复,难分胜负。

    如果这个仗打得火热,免疫系统就会告诉你一声,向你的身体发出信号。这个信号,通常就会表现为炎症。

    炎症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正常反应。无论是跟细菌还是跟病毒作战,免疫系统都可能产生炎症反应。炎症未必是一件坏事。假如免疫系统不给你“炎症”这个信号,你就不会知道自己体内正在被病毒感染,跟没事人似的,不去干预和治疗,只能导致病毒感染恶化。随着免疫系统的抗争结束,炎症也会慢慢消退。

    可是,如果一直不消退怎么办?

    那只能一拨一拨地继续打。

    这个时候,身体的其他部分谁来负责?

    在消灭病毒的同时,身体其实也在拖累自己,免疫系统的过度努力会让自己处于崩溃状态,最终,患者有可能死于身体无法继续运转。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举几个来者不善的侵入者案例,比如,结核分枝杆菌被肺部的巨噬细胞吞噬之后,会欺骗巨噬细胞,以免被送到溶酶体里。结核分枝杆菌可不想进入溶酶体中,要知道,溶酶体是“一个流动的、充满了酸性溶液的密室”,它是巨噬细胞分解其猎物的场所,相当于巨噬细胞的胃,细菌一旦进入就会猝死。

    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来说,它不仅可以躲过溶酶体这一劫,而且会在巨噬细胞里获取营养并增殖,将猎手变成它的猎物。当它们增殖到一定程度,耗尽了细胞的资源,细胞破裂,细菌就会继续传播。

    这种情况下,身体就难以阻止它们了,这也是结核分枝杆菌如此折磨人的原因。

    有一种链球菌会从周围收集细胞分泌的蛋白,避免让人体识别出它们的细菌身份;疟原虫会躲到血液的红细胞里;HIV病毒会攻击免疫 T 细胞, 破坏人体的免疫应答;砂眼衣原体进入细胞之后,会阻止细胞发出受感染的信号。

    每一种险恶的病原体都有独特的策略来操纵免疫系统,否则它就算不上险恶了。如果它们很容易搞定,三下两下就被免疫系统制服,我们可能就不会听说有肺结核、疟疾、艾滋病、衣原体感染或者淋病了。

    如果大家感兴趣想要一探究竟,不妨进一步阅读《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获得更为详实的免疫学知识。认识免疫系统的力量,也让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疾病,认识人类自己的身体。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
    作者|  [澳] 伊丹·本-巴拉克(Idan Ben-Barak)
    译者| 傅贺

 

    我们如何跟数百万细菌
    夜以继日地战斗?
    我们的免疫系统是从哪里来的?

    在做好防护的同时,
    我们与您一起,了解更多
   

    我们密切关注,祈盼平安。
    祝愿读者朋友们健康顺遂!

    *新书已上架
    请关注各大书店、电商平台购买*


    诗 意 的 栖 居
        墨语者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人类免疫系统漫游指南》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02.19 10:09:17)
  • 重庆大学出版社《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 (2020.02.19 9:43:52)
  •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2015.08.14 10:15:29)
  • 科学出版社《免疫与病原生物学》 (2015.07.08 16:34:27)
  • 《动物微生物免疫与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5.06.01 16:08:15)
  • 《整合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4.09.05 11:07:47)
  • 江苏大学出版社《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2012.03.02 16:31:35)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免疫学(非医类)》 (2011.10.12 7:14:34)
  • 《现代肝炎病毒分子免疫学》科学出版社 (2011.08.19 14:07:09)
  • 东南大学出版社《现代肿瘤免疫靶向治疗》  (2011.01.06 17:01:09)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