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建模与实践》(订购)
贾澎涛 梁荣 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2年11月出版
写作背景
随着软件系统开发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上升,软件开发人员面临着软件不断升级迭代的挑战。软件开发狭义上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系统需求向目标系统转换的过程。为了降低软件开发过程的复杂性,软件工程、面向对象、软件建模等技术和方法相继被提出,其中,软件建模反映软件系统的形成过程,是对业务领域、用户需求、设计意图、实现环境的反映。软件建模既是人员交流的媒介,又是软件升级、维护的依据,在系统需求和目标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因此,软件建模越来越受到软件开发人员的重视,各高等学校都把它列入计算机类专业向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遵循“新工科”建设理念,参照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系统能力与素质培养基本要求,吸收了部分讲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融入了编者长期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内容介绍
全书共分12章,分为基础篇和实践篇。基础篇(第1~8章)主要介绍软件建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目的是使读者迅速了解和掌握与软件建模相关的知识与方法,主要内容为面向对象方法学、软件建模和设计的基本知识、UML的基本概念、软件开发过程及规范、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软件设计模式、软件体系结构等。实践篇(第9~12章)介绍设计原则、设计模式、软件体系结构的具体应用,主要内容为基于工厂模式的计算器、基于文档视图结构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基于泛化特性的矢量绘图软件、基于C/S结构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建模与实践”课程的教材,亦可作为软件建模初学者的自学入门教材,还可作为成人教育以及在职人员的培训用书。
本书特色
(1)本书是高等学校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精品课程建设“软件建模与实践”的配套教材。
(2)本书按照任务驱动的教学思路编写,侧重于实践。通过教学案例,使读者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方式方法,掌握支持案例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同一个案例,给出了不同设计模式下的解决方案,层层递进,逐步引导读者建立软件质量的概念,这也是编者的一个新的尝试。
(3)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案例由小至大,逐步深入,将静态建模、动态建模、设计原则与设计模式、软件体系结构等知识点融于一体,真正做到教、学、用相结合。
(4)本书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培养读者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读者进一步科学研究和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介绍
贾澎涛,博士,西安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委员,陕西省人工智能专委会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信息系统和智慧矿山。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多项,涉及煤矿、地下工程、交通、水资源等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表核心以上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持有20余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曾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及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励50余项。
配套资源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教学大纲、课件、案例源码等资源。
免费申领样书

(免费申领样书,请扫二维码)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