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磅推出《美国反垄断法:原理与案例》中文版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磅推出《美国反垄断法:原理与案例》中文版
2024-02-23 08:57:5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赫伯特·霍文坎普教授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及沃顿商学院讲席教授
“美国反垄断法学院院长”
其力作《美国反垄断法:原理与案例》中文版重磅发布!

700+案例深度剖析
聚焦信息、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堪称美国反垄断法实战宝典

美国反垄断法:原理与案例》(订购

[美] 赫伯特·霍文坎普

译者:陈文煊 杨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该书属于全面介绍反垄断理论、实务的简明著作,是其毕生研究的精华,且融入了苹果案、微软案等新兴信息技术、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反垄断理论和案例的最新发展。该书的一大特点是作者根据其在法学院、商学院的教学经验,在保证研究深度的同时,使用了700多个案例,采用了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且与通常的美国法学院的教科书相比,控制了文章引用的数量,增加了阅读的连贯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美国不同的读者人群中广受欢迎。该书的另一大特点是十分注重法律理论、规则与司法实践的结合,并注意提供实操性的建议。

推荐理由

  全面性

  美国法学院的经典教材,全书使用了700多个案例,几乎涵盖了美国反垄断法的全部重要规则、里程碑判例、焦点问题、发展历程。

  指引性

  经由本书,不仅可以一窥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全貌,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美国反垄断法的“案例索引”、“规则指南”和“简明理论释义”。

  实战性

  作为“他山之石”的反垄断实战宝典,本书囊括了苹果案、微软案、美国运通案等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反垄断案件,覆盖了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领域美国反垄断理论的前沿问题和案例发展。

中文版序言

  我对我的《美国反垄断法:原理与案例》(第2版)能以如此优秀的中文译本与中国读者见面感到由衷的高兴。多年以来,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我一直很享受和学生们一起使用这本书的体验。我知道,这本书同样是许许多多的其他美国从业者的学习读本。我写这本书,是希望对于反垄断法这一内容极其复杂且包罗万象的研究主题,能既从竞争法学的角度,也从竞争经济学的视角予以分析,甚至还要以初学者也能理解的方式予以呈现。我希望,它的中文译本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也能成功地实现这一目标。

  本书全面涵盖了《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下美国反垄断法涉及的所有重要方面。本书首先讨论了反垄断法的基本经济学原理——以我所期待的容易理解的方式;接着本书讨论了反垄断的法律实施目标——这个话题在相关法律制定并实施多年后的今天再一次在美国社会引起了许多争议;再接下来,本书着眼于卡特尔、联合经营和单一公司垄断这三种潜在垄断形态的法律问题并分别展开论述;再接着,本书讨论了与纵向一体化有关的问题,包括纵向合并和纵向合同控制;再接下来,本书探讨了竞争对手之间以及潜在竞争对手之间的横向合并问题;最后,本书用几个章节的篇幅探讨了公权力执法以及私主体提起的民事诉讼中的问题。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本书中文版的翻译者——我的学生的出色的工作。我也要感谢本书的英文版出版者West  Academic 对中文版的出版所给予的版权许可。我衷心希望我在中国的读者朋友们能与我在美国的读者朋友们在同等程度上获得本书给你们带来的益处。

赫伯特·霍文坎普教授

2023年6月于美国费城

译序

  认识霍文坎普教授,还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反垄断法课程的课堂上。那时他刚从艾奥瓦州移居宾州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和沃顿商学院双料讲席教授。小小的教室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们。一节课下来,他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讲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他对美国法律和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与历史具有广泛的研究,对反垄断规则的解读充满了经年沉淀的智慧。我被霍文坎普教授的风采和学识所折服——不愧是被誉为“美国反垄断法学院院长”,出版、发表的著作、论文清单长达20多页纸的偶像级学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学习的深入,我愈加意识到,反垄断法之所以被称为“经济宪法”,是因为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基础地位——竞争是主流,定价是核心,创新是未来。反垄断法自诞生之日起,就必然是衡量一国经济领域所有微观经济活动的水平尺。反垄断法学,自然而然地成为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合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的操作“宝典”。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反垄断法课程的课堂上,霍文坎普教授所著的Principles of Antitrust是重要的讲义和课程读物。这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美国反垄断法上所有重要的法律、规则、判例、争论问题、主流观点。霍文坎普教授力推的将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注重分析社会客观状况、尽量使用“平易语言”(plain language)研究复杂问题,以及将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融合对照的研究理念,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些思想深深地吸引了我,从那时起,我便萌生了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以让更多的中国读者有机会借鉴美国经验和教授洞见的想法。

  衷心感谢霍文坎普教授、英文版的出版者West Academi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各方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最终这个梦想成了现实!为了让中文版的书名更贴合全书的主旨,我们将英文书名Principles of Antitrust翻译成了《美国反垄断法:原理与案例》。在翻译的过程中,恰逢霍文坎普教授在第1版(2017年出版)的基础上修订出版了第2版(2022年出版),于是,我们补充翻译了第2版新增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适当吸纳了第1版中因篇幅原因未能体现在第2版中的部分重要论点。

  然而,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整个翻译过程的艰辛远远超过了译者的想象。我们印象较深的有几个方面:一是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法条、判例、著作,需要一一核对;二是书中有些偏“英文思维”的表达方式,需要译者想尽办法变换为更符合中文习惯的表达方式,还需要与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翻译目标达致平衡;三是该书面向的读者群体是具有美国法律制度、诉讼程序、执法体系基本知识的读者,如何向不那么了解美国国情的中国读者讲清楚来龙去脉,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为此,译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尽管如此,直到成稿之日,我们依然对此工程满怀敬畏之心。我们希望和中国读者分享的经验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任何语言,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充满了“言外之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争取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举个简单的例子,霍文坎普教授在为本书的中文版所作的序言中,在谈到本书的写作目标时,说“Present it in a fashion that could be comprehended even by beginners”。我们将其翻译为,“甚至还要以初学者也能理解的方式予以呈现”。然而,教授在此使用了“in a fashion”而非更通用的“in a way”的短语表达,由于“fashion”一词本身还含有“时尚、潮流”的意思,因此,教授在此的言外之意是,他认为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展现反垄断法的研究成果是他所期待的发展趋势。书中类似的例子有不少,我们尽量用略微扩展、补充解释说明的方式,再现这些语言背后丰富的思想内涵。然而,囿于有限的水平,我们仍有许多遗憾,希望读者能够自行多加领会。第二个方面是,如果对美国制度的运行机制缺少必要背景知识的话,某些专业术语可能会带来阅读上的障碍。在此情况下,我们建议有兴趣的读者随时使用互联网或工具书进行检索,补充一下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书中引用的许多案例都有“Cert.Denied”的字样,“Cert.”是拉丁文“Certiorari”的缩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调卷令”(Writ of Certiorari)中使用该词汇,意指当事人一方对下级法院的判决不服,并向联邦最高法院申请重审案件的“调卷令”。申请人如果能如愿获得“调卷令”,则意味着联邦最高法院将审理该案,否则,推翻该判决无望。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让熟悉中国再审制度的读者能够更好地“望文生义”,我们统一将“Cert.Denied”翻译成“最高法院提审动议被驳回”。但请注意,相关制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也并不完全对应于中国再审程序中的“提审”。另外,对于有些术语,出于尊重本书原貌的考虑没有全部译出。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建议有兴趣的读者以本书的内容为索引,自行作进一步的检索和扩展阅读。

  总而言之,翻译这本知识覆盖面如此广的美国反垄断法方面的“百科全书”,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同样,我们殷切希望有兴趣阅读本书的读者们既能下定通读全书的决心,又有不止步于本书,而是将其当作勇攀更高峰的云梯的愿景。

  最后,衷心感谢在本书中文版翻译的过程中给予译者大力帮助的郭帅、谢红慧、覃静怡、吴东霖、张珂豪、周芷琳、向帆等人,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施洋编辑的专业校核,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政法分社郭虹社长、中国人民大学王轶副校长在出版过程中给予的鼎力支持!篇幅所限,无法一一具名致谢,在此感谢所有在本书出版的过程中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们!

陈文煊 杨力

2023年6月于北京

作者简介

  赫伯特·霍文坎普(Herbert Hovenkamp):生于1948年,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及沃顿商学院詹姆斯·G.迪南( James G.Dinan ) 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被《纽约时代周刊》评价为“美国反垄断法院长”(the Dean of American Antitrust Law),被媒体赞誉为“美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反垄断法学者”。他的各种著述[包括与已故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菲利普·E.阿瑞达(Phillip E.Areeda)等合著的《反垄断法》(Antitrust Law)]已经被36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以及超过1300件美国地方各级法院的裁决所引用。2008年,美国司法部授予其约翰·谢尔曼奖(每三年授予极少数的获奖者)以表彰其对反垄断法作出的突出贡献。

译者简介

  陈文煊:男,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硕士(LL.M ),美国沃顿商学院全球法律与商业高端人才培训认证,具有法官、企业法务、律师三栖工作经验。现主要从事竞争法、知识产权法、互联网法的研究和实务工作。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实务导师、全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院) 仲裁员、北海仲裁委员会(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国际商会 (ICC) 知识产权委员会专利和商业秘密工作组成员等职。迄今为止,出版独著、合著,发表论文等共计40余部/篇,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课题十余项。

  杨力:女,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四级高级法官。兼任国家法官学院北京分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实务导师等职。主要从事商事领域疑难复杂纠纷,包括金融纠纷、公司股权与治理纠纷、商事合同纠纷等的审判工作,所审案件中,5个案件入选“中国年度案例”,2个案件获评“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评《人民政协报》文章特等奖、优秀作者奖,2022年北京市先进法官。迄今为止,出版《 民间借贷案件裁判要点与观点》《民间借贷案件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等合著多部,发表文章共计50余篇,论文多次获评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奖项。参与“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典等实体与程序的协调和对接问题”“金融创新下的新融资方式法律问题研究”等7项重大调研课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起草、论证工作。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