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门化、体制化与系统化:理解中国政府改革的新视角》(订购)
高红 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4年8月出版
作者简介
高红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钱端升青年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政府改革、基层治理相关研究,先后在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Asia& Pacific Policy Studies, Asian Studies Review,《中国行政管理》《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东岳论丛》《学习与实践》《行政体制改革蓝皮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两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两项。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改革的全过程,得出如下基本判断:一是党的十九大之前,政府改革具有“职能导向的部门化”特征,“部门”作为政府改革的最小单元。二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机构改革逐步走向体制化与系统化。在此过程中,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实现了系统化整合。这种系统化整合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于党的领导为政府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无限责任的政党强化了政府责任。三是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是设计与演变共存的关系,周期性设计的机构要不断回应长期性演变的职能。基于此,政府改革的关键在于一是政府职能体系快速回应外部环境的变动,提高职能转变的即时回应性;二是提高机构改革的前瞻性,及时体现职能转变的结果,并依据科学的机构设置,提高职能配置的有效性,提高职能运行效率。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新时代国家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的关系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规律,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清晰、全面的改革图景。
本书作者在解读和分析的过程中,没有局限于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的二元叙事框架,而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对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理解和阐释。同时,作者还将历史维度融入分析之中,生动描述了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之间关系的变迁轨迹,说明了新时代的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不仅深刻烙印着历史的印记,更在当前改革情势的推动下,紧密关联着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与期望,展现了我国政府改革继承与创新并重的鲜明特色。
此外,本书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具体做法和成效,还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以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本书不仅是一次对过往改革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更是一次面向未来、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新路径的勇敢尝试;本书不仅契合了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为我们理解未来改革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