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新书快递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新书快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2024-12-10 12:47:11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订购
著者:李怀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1月
品牌:大学问

内容简介

  现代化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何种轨迹?以解决哪些问题作为核心?与西方现代化有何种重要区别?在本世纪中叶建立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较优势和主要难题?本书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李怀印全新力作。书中立足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等国家转型的关键变量,展开一幅从地缘国家向主权国家、工业国家依次过渡的宏伟历史画卷,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作者持续关注185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与演进轨迹,从晚清时期现代化的艰难启动到改革前30年的经济增长,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等,并展望2050年中国的现代化前景,既立足历史,又注重将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中进行考察,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展开的独特方式,可为思考当下变局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李怀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系讲座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2015—2021)。著有中英文版《华北村治》《乡村中国纪事》《重构近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形成》,以及英文近著The Master in Bondage: Factory Workers in China, 1949-201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

名家推荐

  李怀印先生的著作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重识历史轨迹,进而眺望路线图,论述宏富而洞见层出。我们行进其间的时代故事,既展现为给定命题下风云激荡的艰难答卷,也蕴涵了“元实力”所依托的文明传统之壮阔更生。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的俘获,国史叙事的前沿动向寄寓书间,与近年兴起的历史政治学若合符节,更挑战了现代化理论丛的极限。追昔抚今,二百年来谁著史,来疑沧海尽成空。雄关漫道真如铁,天人同心从头越。

——任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本书是《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的姊妹篇,完整构筑了作者关于现代中国形成、发展的恢弘理论体系。作者在书中深刻揭示出,近200年来的中国经验强烈证明,在西方式现代化之外,存在着一条即有鲜明特色又兼具普遍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倪玉平,清华大学历史系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何种轨迹?以解决哪些问题作为核心?与西方现代化有何种重要区别?在本世纪中叶建立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较优势和主要难题?本书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围绕“中国的现代化”这一主题,立足财政、地缘和认同的分析框架,本书徐徐展开了一幅从原初型血缘国家向地缘国家、主权国家和工业国家依次过渡的宏伟历史画卷。本书既立足中国历史,又放眼现实和未来;既注重中西比较,又注重将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中进行考察,从深远的时空视野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展开的独特方式。

——郭忠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答案蕴含在古老的东方大国自1850以来探索现代化近200年的历史进程之中。解读这一惊心动魄的故事,描述其曲折复杂的历史轨迹,阐释其政治经济的多重逻辑,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为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把握与理论分析相互支撑的学理资源。

——肖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本书以史家的冷峻之眼,系统梳理了185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演进轨迹,深入阐发了中国“元实力”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经济建设、科技研发与制度纠错是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关键。书中既有长时段的纵深把握和跨区域的横向比较,也不乏对当代局势的清醒认知,可为思考当下变局提供较为靠谱的向导。

——刘永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本书亮点

  1.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自185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何种轨迹?以解决哪些问题作为核心?与西方现代化有何种重要区别?在本世纪中叶建立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较优势和主要难题?本书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并大胆预测本世纪中叶中国有望完成历时两百年的现代化全过程;

  2.研究视野开阔宏大。本书既有长时段的纵深把握,又有跨区域的横向比较,融合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多重视角,将中国置于东亚文化圈乃至世界史的广阔视域中,照见200年来中国现代化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脉络;

  3.理论独特。本书摆脱西方中心论,关注国史叙事的前沿动向,接续了作者关于现代中国形成、发展的恢弘理论,立足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这三个国家转型的关键变量,全景式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互动,透析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4.观点聚焦,新见迭出。本书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而是以“现代化”这一概念为核心,以中国自身发展路径为方法,围绕中国现代化200年的历史反思和经验总结,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全球化理论等进行深刻辨析,澄清了隐伏其中的迷思,从而揭示出中国自身的历史轨迹与特色所在;

  5.强烈而敏锐的现实关怀。本书现实意义显著,以极强的问题意识,持续关注185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历程及理论构建,从晚清时期现代化的艰难启动到改革前30年的经济增长,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等,既立足历史,又放眼现实和未来,关照当代中国国家发展和转型等深层问题,展望21世纪中叶中国完成现代化全过程的综合图景。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