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影像学(第2版)》(订购)
作者:葛利江 刘建柱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教材分两篇,共14章。第一篇为总论,重点讲解了动物影像学的定义与发展史、X线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核医学与分子成像的基本成像原理及应用。第二篇为各论,讲解了各系统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如骨骼与肌肉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最后一章讲解了家畜颅腔、鼻腔、胸腔和腹腔的CT断层解剖学影像和相应的断层影像特点等内容,为CT机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帮助。
本教材深入浅出,密切联系动物临床实际,既有马、牛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又有犬、猫疾病的特征性影像。本教材可作为农业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动物临床诊疗工作者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葛利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兽医产科学会理事。从事大学本科生动物产科学教学近40年、动物影像学教学20多年。一直致力于动物生殖影像学和羊鼠的生殖器官细胞脂滴的研究。先后在SCI和中文期刊发表科研论文五十多篇。主编第一版《动物影像学》《猪病学》和《动物疾病防治与诊断彩色图谱》三部,参编统编教材《兽医专业英语》和《兽医产科学》两部,参译《兽医内镜学》一部。
刘建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委员,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兽医师出题、审题专家,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兽药咨询专家,第七届国家新兽药评审专家,第六、七届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优秀本科、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主编《动物临床诊断学》(第一版和第二版)、《动物影像学》(第一版和第二版)等规划教材6部,主编《鸡病类症鉴别与诊治彩色图谱》等科普图书24本,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20余项。
主编推荐
近十年来,动物影像学有了很大发展。动物影像技术逐渐成为动物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动物影像学不仅扩大了动物体的检查范围,而且可使动物医生利用X线、超声波、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先进技术通过非侵入性手段获取动物体内部信息,从而达到对家畜和宠物进行诊断和医治。当今,在许多大型动物养殖场和宠物医院都配备了常规的和先进的影像诊断设备(如DR、USG、CT机等),专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研究影像设备的原理与技术、图像分析、诊断标准和疾病识别等,可帮助动物医生准确识别异常影像,提高了诊断水平。《动物影像学》第2版扩展了本学科的内容,增加了分子影像学内容,是供农业高校授课和临床工作者实地参考的有价值的书籍。
——山东农业大学 葛利江
2015年《动物影像学》第1版由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山东农业大学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资助出版。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动物影像学》(第2版)与大家见面。本教材在修订过程中保留了第1版的体系,补充大量的与病症相关的影像图片,图文并茂地用于提高学生对疾病影像诊断的认知。除此之外,本教材的第一篇总论添加了“核医学分子影像学”,以期为核医学分子影像学在动物临床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山东农业大学 刘建柱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