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视觉文化世界版图和艺术教育话语体系
确立视觉艺术东方学体系的国际坐标地位

「编者按」
“视觉艺术东方学”是中国美术学院在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提出的学术主张,学术旗帜,它既是艺术主张又是教育宗旨,是中国传统与东方艺术根性在当代人精神土壤中的重新生发。



“视觉艺术东方学”已出版

《西方绘画中“痕迹”的考察与研究》(订购)
史怡然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作为“西方绘画的痕迹中‘视觉’研究”计划的上册,作了较为翔实而深入的“痕迹”历史性考察分析。既遵从时间线搜集和整理了每个历史时期绘画中的“痕迹”现象,对这些“痕迹”的不同属性做了尽可能客观的成因研究,又将这些历史中的绘画作品中留存的现象还原到在艺术特有的上下文语境中,通过对代表性具体作品的研究折射出艺术家乃至对艺术史转折产生深刻影响流派和风格特征的探讨;通过艺术家无意或刻意的非对象性留存,见微知著地透视这些“痕迹”背后的绘画方法论,以及西方传统绘画到当代绘画观念更迭与变迁背后艺术的真理性问题。

《意象与呈现——南宋江南园林源流研究》(订购)
何晓静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著作以“江南园林”为切入点对南宋园林源流进行研究,着重探讨经历了宋室南渡这样政治性和地域性的变化、园林的传承及演变。以西湖为中心的园林营造在南宋的江南地区形成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但在园林史研究中始终未得到足够重视。且不论此时是否形成了后世所谓江南园林的构型,南宋江南地区园林在系统性和地域性上之于整个中国园林史都有开创意义。对南宋江南园林源流进行研究其实是对“江南园林”这一众所周知、约定俗成的观念进行探源,试图重新建构在“江南”观念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园林图景模式,揭露其演变特征,同时追问,作为实体存在的园林在自身变化和发展中如何呈现作为观念的“江南”。

《尚古奕世——明中叶无锡华氏家族古书画鉴藏研究》(订购)
王照宇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明代中叶(1436~1566),常州府无锡县的旧家巨族——华氏家族,涌现出了“尚古楼”之华珵、“绿筠窝”之华景安、“真赏斋”之华夏、“剑光阁”之华云等多位古物收藏大家,本文立足于无锡地方文献和博物馆收藏的古书画藏品资源,其中尤以近年来旅居海外的华氏后裔所捐献的家族文物为重点,专注于古代书画鉴定与收藏的研究视角,重点研究诸多华氏藏家行状、藏品与藏印、藏品的鉴赏与流动等内容,为明中叶的书画鉴藏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南宋岁时节日器物研究》(订购)
陈晶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南宋节日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物质文化的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了在历史转换中节日器物继承、转变与发展的基本情况。本书首先通过论述岁时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观察节日器物在南宋时期的存续状态以及与时人之间的关系;经由对代表性的节日器物的名物考据,总结出节日器物在节日系统构建中的物态规范作用。其次,讨论节日器物是如何在两宋历史更迭过程中,以其独有的物质属性延续着历史记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转变与发展。再次,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手工艺品种,节日器物以南宋都城临安作为中心和枢纽,与周边城市和地区进行着广泛的双向及多向区域性流动。第四,从几个代表性岁时节日在临安城内活动的空间出发,观察节日器物在节日活动中的移动轨迹与特征,充分发挥了节日器物“见证者”“参与者”的历史作用。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