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推荐《车辆工程导论》 - 推荐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推荐教材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推荐《车辆工程导论》
2025-08-05 08:17:21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车辆工程导论》(订购
张琦 徐俊 主编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5年7月出版

出版背景

  车辆工程是主要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的学科专业,其涵盖的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同时,车辆工程也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最快、新技术应用最快、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新技术的催生和更新速度快,出现车辆工程相关教材无法适应技术快速发展步伐,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滞后产业等问题。此外,车辆工程涉及机械、电气、材料等传统领域与通信、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创新,需要系统梳理技术特点及相关学科知识,才能满足车辆领域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要求。为此,作者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车辆工程导论》。

适用范围

  《车辆工程导论》作为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专业“十四五”系列教材之一,可作为高等学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导入课程教材,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作为相关文献供工科大类专业选修课以及车辆爱好者学习使用。

内容简介

  《车辆工程导论》是普通高等学校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入门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汽车发展现状、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汽车法规、车辆与环境的影响、汽车基本结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以及汽车生产制造等内容。为了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现状,重点对前沿新技术进行了介绍,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车辆工程作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中要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相关需求,需要具备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素质。本教材从教学实际出发,力求使教材内容概念表达准确、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安排层次清晰,并进一步突出导论课程的主要特点。

本书特色

  1.前沿技术覆盖全面

  教材紧密追踪车辆工程领域最新发展,系统纳入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颠覆性技术(如第5~6章)。不仅涵盖纯电、混动、燃料电池等主流技术,还延伸至太阳能、飞轮储能等前沿方向,并深入解析智能驾驶等级、传感器应用,有效解决传统教材滞后产业的问题,契合科技革命需求。

  2.产教融合导向显著

  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纲,强调“工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素养培养。内容设计对接产业实际需求:包括汽车法规认证、国Ⅵ排放技术路线、精益生产管理等实践环节,同步融入产业发展规划与挑战分析,强化学生产业认知与实践能力。

  3.创新融入轨道交通

  突破传统汽车教材边界,首创性纳入轨道交通专题(第7章)。系统介绍机车、动车组、磁悬浮等8类轨道车辆,并解析其结构技术,体现我国高铁装备优势,拓展“车辆工程”学科外延,呼应国家支柱产业需求。

  4.学科交叉拓宽视野

  立足机械工程根基,深度融合多学科知识:如材料工艺、电子控制、人工智能等。明确点明车辆工程与通信、大数据等领域的交叉创新,契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结合教学与科研经验,面向导论性课程特点,查阅与参考同类教材和相关文献,调研车辆工程领域使用的先进技术,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对车辆工程所涉及的理论、技术及应用进行简要介绍。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汽车法规及产业发展规划;第2章主要介绍汽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第3章主要介绍了车辆法规、汽车对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第4章对燃油汽车的类型和基本结构进行介绍;第5章主要介绍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第6章主要介绍智能驾驶、传感器、车联网等智能网联汽车内容;第7章对轨道交通类别和结构进行介绍;第8章对汽车生产制造与质量管理进行介绍。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