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内镜下腰椎外科手术技巧》(订购)
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韩国医生腰椎内镜经验解析”,详细介绍了韩国腰椎内镜手术的新技术与手术经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脊柱内镜手术主要聚焦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但随着手术方法与器械的突破性进展,其适应证已显著扩展。除传统的经椎间孔入路外,现已发展出后入路、椎旁入路、经椎弓根入路及对侧入路等多种术式。
本书系统阐述了单/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的各类适应证,涵盖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孔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对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包括斜外侧入路、单通道入路及双通道入路)提供了详尽指导。
全书内容精练,以实战技术讲解为主,配合大量的病例分析,尤其注重临床经验与手术技巧。
本书由国内具有丰富脊柱内镜手术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联合翻译,是各级脊柱内镜相关从业医生开展腰椎内镜手术的理想工具书。
主译简介

祝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首医青年学者,具备博士研究生导师资质。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副组长兼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解剖学会骨科解剖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脊柱学组组长。曾获北京大学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英才(青年人才)、潍坊市十大在外杰出青年称号。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揭榜挂帅项目一项,北自然重点项目一项。获北京医管中心“青苗”及“扬帆”项目支持。以第一作者/责任作者在AM,AHM,JNS Spine,JMCB,Polymer Testing,European Spine Journal 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牵头发布专家共识/指南2部。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二)。在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下出版专著4部。授权专利9项。

周传利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医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青岛市拔尖人才。致力于脊柱退变性疾患的表观遗传学与筛防诊治康复的一体化研究,擅长脊柱微创与修复重建技术、数字医学与人工智能等。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委员会脊柱内镜下融合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科分会脊柱微创与康复学组副组长、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脊柱侧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李亚伟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国脊柱脊髓基础研究与转化青委会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科基础学组委员,SICOT中国部脊柱专委会委员,AOSpine中国区SEED青年讲师,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南大学脊柱微创研究中心委员。
译者前言
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脊柱外科手术技术,技术迭代非常迅速,可谓“百镜齐放,百家争鸣”。其中水介质的单通道脊柱内镜和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是开展最为广泛、技术最为规范的“双子星”。
本书由韩国脊柱内镜专家组织编写。韩国是世界范围内脊柱内镜技术的发源地之一,韩国医生在脊柱内镜尤其是单、双通道脊柱内镜的技术创新、国际培训、学术规范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本书针对脊柱内镜最主要的适应证——腰椎退变性疾病,按照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孔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顺序编写,分别介绍单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和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处理相应疾病的核心技巧。内容以实战技术讲解为主,配合大量的病例分析,还展示了很多韩国原研的手术工具创新。全书内容全面、精炼,是比较少见的单、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求同存异、同台竞技的专著。
此书有助于国内读者充分了解韩国脊柱内镜的前沿技术进展。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脊柱内镜技术的国际化、规范化。
祝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
原著前言
为什么一本涵盖脊柱内镜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的现代手术技术书籍十分必要?
过去脊柱内镜医生的手术主要集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现在随着内镜技术和器械的发展,手术适应证有了极大的拓展。
近年来,脊柱内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从颈椎到骶椎的脊柱疾患中。适应证涵盖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侧隐窝狭窄、椎间孔狭窄、囊肿性疾病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的深度也从椎间盘切除、椎板切除发展到内镜辅助的腰椎融合手术。
在过去,脊柱内镜手术主要是经椎间孔入路,现在已经发展到多种入路,包括后入路、椎旁入路、经椎弓根入路及经对侧入路等。
除此之外,早期的主要是单通道脊柱内镜,现在双通道脊柱内镜也开始快速发展。
现代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变化非常迅速,大量的关于新的手术方法的文献不断发表,然而反映新技术进展的书籍却不多。因此我们出版了这本反映脊柱内镜新技术和新进展的书籍。
本书编委都是具有丰富的脊柱内镜手术实践经验并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的医生。本书不仅内容新颖,也包含丰富的手术相关图片。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让本书涵盖快速发展的脊柱内镜外科新进展、新趋势并希望在未来持续更新。
Dong Hwa Heo 韩国首尔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