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传宗译谱及研究》(订购)
河南大学出版社
《太古传宗译谱及研究》为“2024年度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由古谱及曲学研究专家陈玉成先生著述。该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创新的传承方式,为沉寂数百年的元明曲乐打开了重生之门。
全书核心聚焦明代编撰、清代刻印的大型宫廷乐谱集《太古传宗》前二卷:一方面对700余首曲子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辨认与译写,同步呈现工尺谱与简谱,扫清古谱阅读障碍;另一方面耗时多年复原古代音乐,随书附清唱录音,让“纸上音符”转化为可听可感的鲜活曲调。更具突破性的是,通过考证曲子源流与音乐种类,首次明确《太古传宗》前二卷为消声数百年的元明曲谱,尤其对元杂剧《西厢记》声腔的精准辨认,将古代曲调与戏曲声腔的活态历史回溯四百年,颠覆“元曲曲谱失传”的传统认知。
从价值维度看,该书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化广度:在学术层面,它通过对比《太古传宗》与《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厘清二者在音阶(七声音阶vs五声音阶)、板眼(灵活vs固定)、作曲原理(以腔传词vs以字行腔)的核心差异,破解昆曲南曲五声音阶形成、北曲联套机制等学界难题,为古代音乐史研究提供关键实证;在文化层面,它实现了元明曲乐的“活态传承”,让曾流行数百年的古乐重响当代,填补了中华传统音乐传承的重要空白;在实用层面,工尺谱与简谱对照、配套录音的设置,既方便音乐研究者深入考据,也为古乐爱好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学习路径。
作者介绍
陈玉成,古谱及曲学研究专家。1967年出生于传统礼乐人世家,早年跟家族长辈传习古乐,后跟随江苏省昆剧院、北方昆曲剧院老演员学习昆曲,长期收集古乐谱,研究宋代词曲音乐、元杂剧音乐、明代歌曲和明清昆曲音乐,教唱昆曲十余年,发起成立中原昆曲社和郑州太古传宗元音社,2024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剧北曲”传承人。
来源:河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