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高宣扬作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新书快递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新书快递
“高宣扬作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01-19 16:01:44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朗朗书房策划人吴兴元供稿2006.1.18 
 
 “高宣扬作品”内容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朗朗书房策划人 吴兴元

 高宣扬先生是华裔法籍著名哲学家,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的杰出教授,在法国哲学和整个欧洲大陆哲学的研究方面很有建树。高宣扬先生迄今已出版了二十多种哲学学术专著,发表了学术论文二百多篇,其哲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横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在西方哲学理论界尤其在海外华人学说圈享有极高的盛誉。

 高先生在引进介绍西方现当代文化思潮方面,对于华人社会的贡献极大。其主编的《西方文化丛书》35本、《人文科学丛书》30本以及《研究与批判丛书》12本等,对于上个世纪末两岸三地尤其是台湾香港的读书人影响巨大。另外,高先生还亲自动手撰写了大量的导引性和介绍性的作品,由于他亲身生活在西方社会中,并时时与西方学术界重要思想家和哲学家直接对话,参与最重要的理论争论,身处当代西方思潮研究的前沿,又非常的熟悉中国读者的文化背景,所以他的这些著作便就成了华人读者进入西方学术最好的敲门砖,也是吸收西方文化精髓的捷径。人民大学出版社此次推出了高先生最近有代表性的六部作品,分别是:《后现代论》、《当代社会理论》、《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流行文化社会学》、《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及《福柯的生存美学》。

 1、《后现代论》(订购)
“后现代”可以是历史时期的分隔点,相对于“现代”;“后现代”可以是归结于高度资本义发展之下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现象,是政治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趋势;“后现代”亦可以是第三波以后的信息社会生活型态与文化产出,是流行社会学、语言学、设计学、大众传播学、泛文化理论的探讨议题。高宣扬著《后现代论》即从上述多种面向探索“后现代(Postmodernism)”之来龙去脉与广泛的社会文化分析,立论角度从“现代(Modernism)”开始谈起,最终以不确定性、信息(言说)流变、以及游戏化作结!
 
 本书写作于千禧年前的1999年,配合其论述之现代与后现代,正巧总结自18世纪启蒙运动(或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史变动剧烈的百年史,其一。高宣扬留学法国正是后现代批判风起云涌的枢纽,亲炙当代文化大师,所著之后现代论述可属华人世界的一手传播,其二。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从总体上分析和说明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旨在开宗明义地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二章主要分析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指明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相互关系,揭示两者的相互穿插及其基本区别。第三章集中分析作为后现代主义立论基础的符号批判和话语论述解构的策略及其历史理论基础。因此,本章内分别论述乔治.巴岱(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拉康(lacques Lacan,l901-1981)、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和波德里亚克(Jean Baudrillard,1929- )的语言符号批判理论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决定性意义。第四和第五两章分别论述被称为解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思想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 )和米歇.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基本思想及其贡献。第六章集中论述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及其策略。第七章集中分析后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及其特征。第八章集中论述后现代文学和艺术的反艺术性质。

 本书的优点:1、跨多领域的文化研究。自社会现象的观察起,政经社会之分析层面,上层心智的文化艺术表征,乃至于思想与哲学理路之评论,皆能多元观照。2、依时序的写作架构。《后现代论》出版于千禧年前的1999年台湾,主题虽是后现代其实辨明「现代/后现代」之差异,或说继承与创新,而这一切正总结纪启蒙运动(或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史变动剧烈的百年史。首先言明1)现代与后现代之定义与差异、中间2)论述当代大师的观点—理性批判、传统知识权力说、后结构与解构、文化符码与传播,最后以3)论述实践之女性主义、文学及艺术---其不确定性、游戏化、反倾向作为结论。也无结论,因为后现代仍然是进行式。3、作者身处风暴当中的一手传播。高宣扬留学与叙业法国(1979-1989)正是后现代年代批判声浪风起云涌的枢纽点,亲炙当代文化大师,所著之后现代论述可属华人世界的一手传播。法国文化界是与现代主义之德国美国之迥异发声,重新于60年代之反叛年代之后取得另一文化霸权。

 本书结构严谨,数据丰富,立论观点跨多领域,分析社会现象鞭僻入理,足堪为后现代研究之重要参考典籍。若说有缺点的话,实是鸡蛋里面硬是挑骨头!本书的缺点:正当化的观点。高宣扬梳理后现代性特征之不确定性、游戏化、拟像化、去中心化、不深刻化及去正当化,同时说后现代性仍是一个现在进行式。隐约读出,在理念中对现代性的“正当”、“法统深刻”仍旧深刻怀念与拥护之感叹昔日美好黄花。

 总之。本书是作者经二十年在法、德、英等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第一手原始数据,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研究,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后现代各种思潮和思想关念及其在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多元化表现,进行独创性的分析批判。本书也以多方面丰富论述和必要的图片,生动展现后出后现代主义的多学科、跨领域性和不确定性的基本特征。在人类处于世纪转折的关键历史时刻,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进一步研究。

 (2005年11月出版,定价:49.8元)

 2、《当代社会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所兴起的西方主要社会理论,是西方各国各个时代社会思想长期发展的理论结晶,是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当代西方各门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本书系统总结90年代以来发表的最新原始资料,对具影响力的当代西方社会理论各重要派别,进行详尽的分析、说明和评论。

 本书共分六篇。第一篇总论部分,主要从整体上论述当代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从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基本发展脉络及其探讨的主要论题。从第二篇到第六篇,按社会理论的基本点和主题性质,分别论述六十年代后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在生活世界中建构的社会理论”、“系统功能论的重建和新发展”、“从结构主义到结构化理论”和“批判的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演变脉络。从第二篇到第六篇,从内容和结构上来看,每篇大致又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都是从理论上集中地分析属于该篇各派社会理论所共同探讨的基本论题,这对该篇所论述的各个理论来说,具有某种导论的性质;第二部分则是具体地分别概述不同社会理论派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内容。

 迄今为止,这是第一本由华人学者的观察目光而研究写成的当代社会理论著作,不论对学习和认识当代社会理论各领域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还是对于深入研究社会理论的专家,都是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预计2005年12月出版,定价:98元)

 3、《福科的生存美学-西方思想的起点与终结》

 本书根据高宣扬先生2004年春在北大、人大开设“福柯晚年哲学”的讲演稿整理而成。高先生旅居海外几十年,对西方哲学尤其是对当代法国哲学颇有心得。高先生认为,福柯晚年的思想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福柯哲学有非常大的改变。高先生对于福柯晚年思想的研究,在国际上尚属前沿。

 本书是一部全面而细致地阐述福柯思想的著作。作者试图厘清近年来流行于学术界的有关福柯思想的各种观点,使全书不是仅仅单纯论述福柯关于“权力”和“性”的观点,而是结合福柯本人的生活和思想变化历程,依据多年来福柯对其思想的自我诠释及其思想风格和写作风格,以生存美学为基本线索,把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权力和道德系谱学”、“真理游戏”、“生命政治”、“自身的技术”、“关于我们自身的历史存在论”等等和“生存美学”融会贯通在一起,重点凸显了福柯“关怀自身”的核心思想,并深入分析了“语言游戏的审美艺术”、“身体、性和爱情的美学”、“生活的技艺”、“老年生活和死亡的美学”等生存美学具体内容,阐明了生存美学的实践智慧性质及其彻底重构西方思想的典范意义。

 在材料引证上,本书参照自1994年以来最新发表的福柯对话录、文集以及在法兰西学院的讲演录法文原稿,由此探索了福柯晚期所进行的生存美学研究对于其整个学术生涯的贯穿性和总结性意义。全书系统完整、观点和思想富有创意,论证严谨细腻,行文深入浅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全面研究福柯思想的中文著作。

 (2005年10月出版,定价:49.8元)

 4、《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订购)

 这是由华人学者独立地系统研究、并评论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德国社会学家鲁曼在近四十年来所创立的社会系统理论,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科学界最伟大的理论研究成果之一。但鲁曼理论所呈现的高难度论述形式,又使它很难为一般社会学家,特别是我国青年一代知识分子所理解。

 本书在论述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时候,力图一方面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原来艰涩难懂的概念,另一方面又对其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批判。同时,本书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始终以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中心议题,即「现代性」进行探讨,不仅使它更加重点突出,而且也将它与目前理论界所关心的「现代性」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及青年学生和研究生更深入理解和讨论鲁曼社会系统理论。

 (2005年10月出版,定价:26.8元)

 5、《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订购)

 这是用汉语第一部全面论述当代法国思想的学术著作,文字流畅,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具有学术理论上的重要价值,是大专院校学生、研究生、教师及研究员进一步深入研究当代法国及整个西方思想和文化的最完备的研究参考书;同时也是一般读者全面了解当代法国思想及西方现代文化的有效指南。

 当代法国思想是当代西方思想界中最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部分,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上最灿烂和最活跃的精神创造典范,为现代与后现代社会整个文化创造活动提供了最重要思想基础。近半个世纪以来,法国思想界出现了沙特、罗兰‧巴特、卡缪、西蒙‧德博娃、列维纳斯、李克尔、李维施特劳斯、拉康、阿图塞、福柯、德勒兹、德里达、李欧塔、布尔迪厄、波德里亚、阿兰‧杜连、哥德里耶等思想明星,创建出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新符号论、反思的象征论社会人类学、反思的诠释学、后现代女性主义等多样而深刻的思潮和理论派别。

 本书作者以其身临其境的二十多年亲身观察、搜集原始资料及访问对话,经过长期反复精心思索、分析和研究,从多学科综合取向和角度,对整个当代法国思想脉络进行科学探索。

 (2005年11月出版,定价:69元)

 6、《流行文化社会学》

 本书是华语学术界第一部全面论述当代流行文化的社会学著作。作者近年来从事多年的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性的文化研究,并亲自到流行文化的国际中心和前卫表演舞台巴黎进行直接经验观察,同时又注意到台北等东方大都会的流行文化本土化状况,搜集和分析研究了大量最新资料和理论研究著作,将当代流行文化当成世纪转折时期人类新文化的重要典范,从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及理论思想脉络,对流行文化的基本结构、形式、性质及运作逻辑进行全面探索,系统地总结了西方社会学界关于流行文化的最新研成果,概括地分析批判了Simmel,Sombart,Braudel,Elias,Adorno,Benjamin, Roland Banhes,Bourdieu,Baudrillard,
Featherstone,Hall等其代表性的流行文化研究专家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有关流行文化的基本理论,对流行文化的各种类型,特别是流行时装、流行音乐、流行饮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将流行文化同权力、意识形态、现代艺术、媒体、都市文化、商业、现代化及全球化过程联贯成一体,进行考察。

 本书文字深入浅出,流畅活泼,并有丰富图表及参考数据,是目前最完备和系统化的流行文化参考书,不仅有利于研究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及研究生的社会文化研究,而且,也可成为商业界、文化界、媒体传播系统及其它实际工作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预计2006年2月出版,预计定价:49.8元,欢迎预订)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朗朗书房吴兴元供稿2006.1.1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