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上交大社绽开人文花 改革创新喜结品牌果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上交大社绽开人文花 改革创新喜结品牌果
2009-10-09 17:22:15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侯俊华供稿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改企转制之际,又迎来了新中国60周年华诞。上海交大社隆重推出十大系列品牌图书迎国庆,为图书市场增添科学文化亮点,给节日带来轻松欢快的氛围。

 魏巍交大,百年书香。十九世纪末,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学出版机构——南洋公学译书院载誉出世,发轫于此,上海交通大学的出版事业延续不断,直至1983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再建。几十年来,依托百年名校——上海交通大学独有而深厚的学术背景,上海交大社不断吸纳学术界最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成为自己的作者资源,撰写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和教育图书,承担了教育部“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重点图书项目的出版任务,多次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良好出版社”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的“先进高校出版社”等荣誉称号,在全国出版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近年来,上海交大社进一步强化选题模块、出书特色和品牌优势,在科学人文、理工科教材、外语教学、经济管理和学术研究等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在科学人文图书板块上已形成比较鲜明的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为科学文化出版领域的领跑者之一,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就在最近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报告中,数次提到该社的科学人文特色板块。随之,“理工社里绽开人文之花”更是成了业内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也成了媒体报道的一个焦点。

 上海交大社推出的十大系列品牌图书是:江泽民学术专著译著系列,钱学森研究著作系列,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中华文明史研究大系,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丛书(《高等教育研究文库》),中国学会史丛书,萨顿科学史丛书,江南建筑文化丛书,周末读史读城丛书。这十大系列品牌图书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重要的学术专著;二是科学史研究著作;三是大众性休闲读物。

 重要的学术专著

 “江泽民学术著作系列”是上海交大社积极谋划并推动为“杰出交大人”树碑立传的一个优秀项目。上海交大社在2008年编辑出版江泽民同志的学术专著《中国能源问题研究》和译著《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的基础上,今年又编辑出版了江泽民的新著《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中央文献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江泽民的著作站在历史和全球的视角,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和军事结合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战略和策略。其中凝聚着一代哲人的远见卓识,闪烁着辩证法的思想光辉。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进程、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的《中国能源问题研究》、《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等重头图书的出版发行,不仅显现了上海交大社办社的政治方向与谋划优秀选题的实力,而且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巨大社会反响。

 钱学森是我国“两弹一星”伟大成就的元勋和德高望重的战略科学家,也是“杰出交大人”。他热爱祖国、心系人民的爱国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以及开拓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钱学森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中,有一个集成方法贯穿于工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形成了一套综合集成体系,这是科学思想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他的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思想。为展现这位人民科学家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范,上海交大社集中编辑出版了一批钱学森学术系列著作,包括“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文库”的《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等著作,以及在这个领域中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编撰的《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等。上海交大社作为一个钱学森学术著作的出版基地,希望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方兴未艾的“钱学森研究”成为一门显学。

 上海交大社注重学术出版,不断推出具有文化内涵与学术深度的专著。继出版《中国传播思想史》、《中国领导思想史》、《唐文治文选》等历史类图书的基础上,上海交大社又相继出版一批古籍研究与历史文献,也成为了其重要的品牌。例如,今年推出“中华文明史研究大系”的另两本《中国民政社会思想史》和《中国财政思想史(上、下)》在学术上颇具首创意义,填补了思想史研究的某些空白。又如,《中国箫笛史》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数千年箫笛史与箫笛艺术的重要学术著作。

 “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是上海交大社近年重点策划的出版工程。以厚重的年谱长编形式,为我国近现代一流人物“树碑立传”,为出版界所首创,已引起学术界注目。华东师大老教授夏东元先生在编写出版了《盛宣怀年谱长编》后,近日又在上海交大社出版了夏先生编著的《郑观应年谱长编》(上下卷),这是该年谱长编系列的第二种。夏先生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尤侧重于洋务运动史研究,是海内外公认的盛宣怀、郑观应研究专家。《郑观应年谱长编》是他40余年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大量首次公布的史料。2009年是张之洞逝世100周年,由上海交大社出版的《张之洞年谱长编》(上下卷),这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种纪念。这部120多万字的《张之洞年谱长编》的作者是武汉大学知名教授吴剑杰先生,他是国内张之洞研究权威。在编写中,吴剑杰先生大量收集了有关谱主事迹的奏议、电奏、公牍、电牍、书札、诗文、日记、旧谱等文献资料,有些资料甚为罕见,并对有关资料、事迹进行排比整理,悉心考证,成果丰硕。本书的出版为了解和研究张之洞一生的思想、功业提供了较完整资料。《郑观应年谱长编》、《张之洞年谱长编》两书是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者选编资料的基础性文献,将对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史以及相关人物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上海交大社还将陆续推出《林则徐年谱长编》、《曾国藩年谱长编》、《左宗棠年谱长编》、《翁同和年谱长编》、《康有为年谱长编》、《梁启超年谱长编》、《张謇年谱长编》、《张元济年谱长编》、《袁世凯年谱长编》等。

 科学史研究著作

 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科学文化图书责无旁贷,硕果累累。为了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全面梳理中科协及其属下的各科技协会的发展脉络,去年10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交大社共同策划出版的《中国学会史丛书》,首批13卷,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发。这套丛书不仅填补了国内尚无系统研究学会史著作的空白,也是该社在科学人文出版方面所做的进一步探索的成果。这套《学会史》,以每会一册方式,分别记述中科协所属学会的建立与发展历程。这套《学会史》是国内系统研究科技学会史的开山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史料价值。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对该套丛书给予高度评价,称“《中国学会史丛书》以中国知名科技学会为研究对象,细述学会发展历史,梳理学会发展脉络,对各学会的发展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对学会的人文往事、组织结构、知名奖项、国际交流等方面作了翔实介绍,有助于公众对科学组织和科学活动的理解。”今年,上海交大社“学会史系列”又相继出版了两本:一是江晓原、陈志辉编著的《中国天文学会往事》,记述了中国天文学会建立与发展历程;二是傅承启、叶叔华编著的《同一个星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史》。今年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成立90周年,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天文年,在这特别的时刻出版的这本书,体现了出版社关注与保护绿色环保的意识。

 乔治 萨顿(George Sarton)是全世界科学史研究者公认的“科学史之父”。科学史在萨顿手中,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由创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科学史系的上海交通大学组编的这套《萨顿科学史丛书》包括如下5种:《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科学的生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观》、《科学的历史研究》、《新人文主义的桥梁》。前4种萨顿的原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萨顿的思想、观点和学术路径,第五种《新人文主义的桥梁》是刘兵教授专门解读萨顿的著作,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深入解读萨顿的著作。该丛书的出版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科学史研究和科普读物推广热潮,由此,《萨顿科学史丛书》荣获第四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佳作奖。

 更引人注目的是,上海交大社另一大手笔的科学人文图书工程也已经竣工。上海交大社与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合作,对中国传统文献中史部地理类以外的地理文献进行了全面收集和整理,按专题和类别编成《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共十编70册,影印出版。这套《辑刊》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列为2009年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补贴项目。它的出版可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构建一个完备的基础文献库,将推动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

 近年来,上海交大社还相继编辑出版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课题项目、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图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丛书》和《高等教育研究文库》。它是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联合学界同仁,向社会传递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结合交大高教所的研究特点和研究风格,把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作为文库的特色,探索学术前沿,展示最新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丛书》包括了《现代大学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中外大学规划:比较与借鉴》;今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文库》第二卷包括了《先进文化与高等教育创新》《大学校长:使命“角色”选拔》《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大学排名:国际化与多元化》《高等教育改革:理念与实践》,主要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创建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大学理念。探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

 大众性休闲读物

 上海交大社科学人文图书不仅大项目较多,而且选题独具特色,雅俗共赏,除厚重的学术著作外,上海交大社推出的大众性的人文图书也令人耳目一新。《江南建筑文化丛书》就为我们展现了一派江南美景,这是关注绿色环保、美化生活环境的好书。在已出版《江南水乡》《江南民居》后,今年,这套丛书又增添了《江南文庙》、《江南禅寺》、《江南木构》和《江南园林意境》四本,它使我们感受到江南建筑文化与“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意境。《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看来写的都是建筑,但更确切地说是建筑文化。贵在文化,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能使我们陶醉于休闲飘逸的生活中,这就是这套丛书之至要者。如果说《江南建筑文化丛书》是显现我国的江南建筑文化,那么,《周末读史丛书》则是一套引进版国别史丛书。该套书在国外一版再版,有的已经出到了第8版,可见其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原英文丛书名《A Traveller's History》表明了其出版理念:既然是traveller's,那就在于轻便,在于休闲;既然是history,那就在于人文、在于深度。该丛书已推出5本,书都不厚,但读来轻松有趣。在2009年上海书展上,上海交大社又推出该丛书的姐妹篇——《周末读城丛书》,包括《周末去罗马》、《带你去巴黎》等8种,选取了8个各具特色的欧洲名城:有的是典型的欧陆文明,有的城市古欧洲文明色彩浓烈,有的则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存见长,还有的更具现代性,并较为充分地综合了世界各地文化的特色。“周末,带一本书游历世界——让我们的周末文化起来”,这是《周末读城丛书》传达出的主题。“周末读史丛书”、“周末读城丛书”在市场试水成功之后,上海交大社进一步加大了大众文化图书的开发力度,“世界著名大学人文建筑之旅丛书”、“布鲁姆文学圣地丛书”以及网罗了叶永烈、江晓原、钱文忠等著名作家和学者为作者的“书房系列”等都已进入操作阶段。我们真诚期待上海交大社的科学人文之花开得更美更香,科学人文品牌之果结得更壮实更丰满。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侯俊华供稿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