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新书《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近日隆重首发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新书《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近日隆重首发
2009-12-14 15:43:07  来源: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25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衣俊卿作精彩讲话

 2009年11月25日下午,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策划组织编写、黑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在黑龙江省教育厅隆重首发。

 出席本次首发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永芳,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信,黑龙江省直主要媒体负责同志,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省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及黑龙江大学出版社的负责同志。哈尔滨市机关干部、省农垦总局机关干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及责任编辑、高校师生等社会各界人士也应邀参加了首发式。

 作为会聚地方性精神资源的学习读本,《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这样的图书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共黑龙江省委的大力支持,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吉炳轩欣然为其作序。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衣俊卿对于本书的出版一直高度关注。各市地相关领导部门对此书的出版也给予了大力配合和全力支持。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一直秉承“书香北疆,文化天下”的出版理念,明确了出版人在推动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信,塑造进而提升文化品格与精神气质的职责与使命。出版社为打造《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这本精品图书倾注了大量心血,两位主编交稿之后,出版社立即成立了由一个社领导亲自主抓的出版团队,在书稿审阅、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印制出版等每一个环节都会聚了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创造力,做到了精益求精,最终形成了这本图文并茂、设计精美、内涵深刻、份量厚重的学习教育读本。

 在本次首发式上,衣俊卿部长提出,一片热土,满腔热血,不能忘记那些在黑龙江这块土地上为共和国做出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的英雄先烈、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势恢弘的英雄史诗,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财富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既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精神、提振士气、推动发展外,也是对那些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辈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深切缅怀。衣部长极其投入并满怀深情地回顾了黑龙江在开发、革命和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铁人精神”、“闯关东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等精神资源体系。他强调指出,黑龙江省精神资源十分丰富,这些精神资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龙江大地有着高度的情感认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激励几代龙江儿女艰苦创业、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奋力拼搏、勇于创造、敢于开拓的不竭动力源泉,值得人们倍加珍惜。

 衣俊卿部长在全国公民道德论坛上发言时曾提出,开展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用辉煌的发展成就来增强说服力,而且要用优秀精神文化资源来增添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善于借用优秀文化所特有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入脑入心,“化成天下”的优秀品格,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秀精神资源内化到人们的行动中,成为公民自觉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本次首发式上,衣部长指出,《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真正把各种优秀精神汇集到一起,进行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提升,这在全国尚属首例;此书通过事件、人物反映精神,对黑龙江省各主要精神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本土特点和实践特色作了详细阐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思想道德工作提供了好教材。

 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习宣传和推广普及,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策划并组织专家编写的《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将在动员黑龙江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增强信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黑龙江经济发展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龙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建设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黑龙江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更大效力。

 来源: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25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