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1年1月,陈丹青推出两本新作《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近日,他作了一次讲演,回顾自己归国十年以来的写作,同时,作为一个有力的文化批评者,他也对一些公共领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远没有说出我的看法”“这是一个不再认真的时代”“我没有理想国,我的终点是殡仪馆”。 不是很相信真的在读我的书 从2000年回国到现在,陈丹青出版了《退步集》《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等多种作品,其间,他因辞职事件及公开批评教育现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舆论一时焦点。除了教育,他对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的诸多现象亦有独到见解和批评。
陈丹青认为自己的写作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他的写作几乎没有一篇是他自己要写的,都是别人给的话题;第二,他怎么会持续些到现在?“我相信就因为被告知我有读者,并不是因为畅销,我并不相信畅销,我的书也算是畅销的,但我不会很高兴,我不是很相信别人真的在读你的书。我会疑问究竟为什么会卖这么多?” 不跟木心先生讲,也不敢给他看 木心作品的被发现,跟陈丹青的推荐有很大关系,他回忆自己跟木心先生的交往,“从1983年认识木心先生,他对我的影响很大”。1989到1994年这五年,他们在纽约的这些“盲流画家”,听木心先生给他们讲世界文学史,“我到现在还保留6本笔记”,“说起来可能不信,我这些年持续出书,我不跟木心先生讲,也不敢给他看”。 当年《退步集》一书出版,引起热烈反响,在陈丹青看来,“之所以有社会影响,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我在骂教育体制,我是一个反社会的人。这些年我每年都被叫到各大学讲演,走廊里站满了人,我想我不会发昏到以为我真的这么有魅力。”他认为不是因为艺术,不是因为所谓知识、思想、写作,“仅仅因为我替这些年轻人说话,但是这些说话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不可能改变现状,我就想为什么会这样?” 陈丹青认为鲁迅是个有趣好玩的人,而他自己解读鲁迅本身更是有趣好玩。他说自己会去谈鲁迅问题,真的没有想到过,为什么去谈?“这是我的生存经验,就是一件事情你要去做,做了以后你才知道你做不到,或者说你居然做到了,做的怎样是另一回事,但是你要去做”。 作为一个出色的写作者,陈丹青分享了他的写作经验,“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叫起承转合,只知道文章会带你走,而不是我带文章走。”画画也是如此,但他很少谈绘画,不敢写,“今天这个空间心浮气躁,同时好的一面又多元,我会非常慎重谈这个问题。真实的原因是我怕同行,因为我认识他们,他们是我的同学、老师、晚辈,一块儿喝茶、吃饭、开玩笑,很多问题其实不敢说”。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