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黄玉峰说李白》 作者: 黄玉峰著 定价: 22 元 页数: 252页 ISBN: 978-7-309-09374-2/K.391 字数: 173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1月 内容提要 序:天才诗人也有B面 骆玉明 李白是我最喜爱的中国诗人。倘若不谈个人好恶,我想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他也是位于中国最伟大诗人的行列。他的激情与想象力,他对一切美好事物——无论人情还是自然——的敏感,他的骄傲和孤独,透过他的美妙的诗歌语言,永远能够打动后人的心弦。如果我们同意陈寅恪先生的考论,认定他其实出身于汉化胡人的家庭,他的长相带有显著的西域胡人的特征,我们不禁会感慨:他以什么样的天才,将古老的汉语应用得如此奇妙! 诗人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常人不同,而天才的精神活动更是有许多特异的地方。李白作为一个天才的诗人,以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在诗的世界里创造迷人的意境,同时,他也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经受着常人的一切烦苦。诗意的人生是一种渴望和期待,是对可能的自由舒展的生命状态的描述,现实的人生却是矛盾重重,你不可能没有实际利益的计较,也总要作出妥协和退让。在其他诗人那里,常常因为意识到现实力量的沉重,而淡化诗中的激情,降低讴歌自由与尊严的声调。李白却不愿如此。他和大多数诗人最大的不同,也许在于他的永不泯灭的天真与童心,哪怕理想其实是幻梦,他也宁可保持这种幻梦的完美性。正因如此,我们积满尘埃的内心也会因他的简单的诗句而发出欢快的应和之声——之后也许是叹息。 但李白也因此使自己陷入尴尬。因为他所期待他所讴歌的生命状态是那样自由无羁、飞扬洒脱,倘使以此为对照,严格分析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行止(包括它在作品中留下的痕迹),会发现两者之间其实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前者,后者的庸俗与局促更为凸显;由于后者,前者会令人怀疑其中有太多的浮夸。李白被称为“谪仙人”,这本身就意味着矛盾的存在:“仙”应该是超世的,但既已“谪”,又必须顺合现世。 以前从通行的文学史以及李白的传记与诗选中所看到的李白形象,是以经过选择的材料被呈现出来的,它并不能够充分体现更为复杂的李白的全貌。有几种因素造成了这一结果:其一,人们在介绍、评述李白时,主要着眼于他的贡献,着眼于他所创造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艺术成就;其二,李白作品中所描述的某些生活内容,在他的时代原是平常的、正当的(如携妓而游),但在新的时代却完全不能获得肯定,于是人们就会有意加以回避;其三,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人们不愿意他的形象受到损害,于是就会讳言某些对其“正面”形象不利的东西。当然,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大多不可能因此而误解李白,但对普通读者来说,他们所认识的李白多少已经被美化和“提纯”了。 前些时黄玉峰先生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讲评李白,引起不少争议。他有一种“还原”李白的立意,因而较多地触及了过去认为属于“负面”的东西,如李白的功名欲望,他的“纵情声色”的生活,等等。这些讲演内容经过补充、修改编为一书,就是这本《天生我材必有用——黄玉峰说李白》。曾有人批评他“颠覆”李白,其实玉峰先生所言本身并不是新奇的发现,他只是清理了许多以前被忽略的史料,加以必要的阐释,以求全面地描绘出李白的原貌而已。虽然他对某些史料的理解、对李白若干诗文的解说,有可以再加斟酌的地方。但总体而言,这种做法是有价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过去那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希望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而清除一切不必要的蔽障,还原史实,乃是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普通读者大众,也并不是只能接受被某专业工作者美化和“提纯”的结果,他们有权利知道全部事实。玉峰先生为人勤学多思,相信其新著《说李白》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李白很有意义。至于喜爱李白的人,也不用担心因为有人揭示了他的毛病就会身价大减。因为天才的不平凡,也表现在其毛病多。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