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注多个学科!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部目前出版的社科学术图书的重点领域主要在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国际关系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几个社会科学分支学科。尽管我们的作者和作品对社会科学的其它分支领域如经济学、法学、历史研究及文化研究等从未熟视无睹,但主要还是建基于上述这几个分支学科领域。当然,社会科学的学科史告诉我们,分科作战的状况是历史形成的、阶段性的,并不是必然的、不变的。西方学者早已在提倡学科的“开放”和整合,我国学者也不断地提出跨学科发展的议题。因此,我们在按照现代高等学校的学科标准来划分这些学科著作的同时,也尽量注意不去强化学术的学科分野,而力图引导读者去关注学科的融汇和互鉴。
当然,作为社科学术图书出版者,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努力通过作者和作品去引导读者关注各分支学科背后的东西,即透过学术的多棱镜,去体察社会大众的学术期待,去关怀我国的整体社会变迁,去心忧天下的异动与秩序。
文以载道,书以载学,思想借助于图书文字而传承、流播。不论从哪个分支学科角度,我们的作品都将告诉读者,学术讨论在纸面上延伸,学术思想在文字中流淌,阅读它们将会是一次知识境界的提升,一次学术性情的陶冶,一次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成功对接。
我们奋力打造经典!
经典是人类智慧最高水平的反映,是人类智力成果的一座座高峰。本不该轻言“经典”,我们的作品很难说本本都称得上经典,但是作为出版者,我们奋力而为的目标就是打造出这样的经典,因此我们把“经典”二字当作神圣,孜孜以求,辛勤守望!
守望者不会“守株待兔”。我们一直在努力耕耘,为迎接经典而铺设柱石、打牢根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前有往者、后有来人的学术出版环境,必须认真承前启后,接续学术文化,肩负历史使命。经典是一代代学人与出版人联手打造的,绝不会凭空从天而降,因此,我们将全力以赴。
守望者不是任何乌托邦的设计师。我们一直脚踏实地,盯紧全球变化,咬住中国特色;既相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懂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社会与政治自然是社科出版所应关注的头等大事,因此,无论家、国、天下,我们尽收眼底;当然,我们也会出现幻觉,但那一定是学术纷争的短暂迷雾,只要持身公正,守正警醒,必将澄清迷雾,雨过天晴。学术争讼,自古而今,自西而东,都是难免的,出版者宜静观却不宜禁止,宜参与却不宜越俎代庖。引申而言,读者在我们的作品中读到任何非定论的东西,也属平常吧。不过我们重申,我们不打算设计任何乌托邦,也不接纳任何乌托邦设计,我们相信对于社会与政治可以有科学性的精深研究,因此,我们更愿意传播科学性的社会研究与政治分析,更愿意传播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的这种研究和分析。
守望者也在为自己守望。我们一直小心地不介入,坚持做搭台、做裁缝,但随着这种坚持成为习惯,随着与作者、与读者交流的深入,随着我们的作品越来越充分地反映我们所坚持的原则,我相信我们的这种守望已经成为一种标杆,一种范型,一种类似“经典”的东西,逐渐为业界同仁所认可,为学界同道所称许,因之自然可以说,我们也在为自己守望。
守望经典首先是一个长远追求的理想,其次才是一种渐渐接近的现实。
我们坚持“守正创新”!
作为编辑我们为能够有机会给我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发展和繁荣做一些支撑性工作而一向心怀感激。多年来我们编辑室全体同仁所孜孜以求、努力打造的“未名社科”学术图书品牌,已形貌稍具,格局初成,然而学海涯长、书山路远,即便我们拼尽韶华,即便我们把所有已付印的文字码堆起来,在整个中国社科学术出版的海阔天空之间也只能算是一朵浪花、一块砖石。对于我国社会科学学术大厦的建设来说,普通几个人的力量是再渺小不过的,所幸的是,我们有“北大精神”的导引和监督,有学界师友的鼎力支援,有出版社同仁的合力共推,从而使得我们能够不忧、不惧、不舍、不弃,继续仰望星空、奋勇前行,竭力觅取最美最亮的学术之星,点亮学术大厦,照亮学者之路,温暖学子之心。
在传统的北大精神中,总有一种精神最催人奋进,那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北大是常为新的”。对此我们不敢须臾忘怀,我们之对于经典的“守望”,正包含着对于创新作品的惶惶相期。说白了,我们是怀着对于经典的无限忠诚和对于创新的无限期许而守望在这里,守望在北大社的。
愿经典与北大版同在!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