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成人之美《格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成人之美《格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03-20 18:01:03  来源: 中国网文化中国 
 

  《格外》是一番美意的成全。

  那是我第一次用邮件联络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学教授,请求面谈答疑解惑。多么幸运,我得到了及时、友好的回复。后来这位英美文学专家在两个小时内,引经据典为我解读几点文学要素、了解我的状态与经历,鼓励我更多尝试英文写作。这位先生的学识、修养、气度令我十分敬佩。

  一周后他打来电话,为我引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杜俊红编辑。我想,他不仅记着一个孩子用中文书写的文章,更记得我真诚的听、热情的问与积极的寻。

  与杜老师一见,我立刻感到这是位了不起的资深编辑,她明亮、和气、宽容,面对我这个孩子,她不仅读我,更是听我、问我、寻我。《格外》一年精心酿造,我在书写中长大了点儿,却在编辑那学习了很多。她的人格、眼光和能力和谐统一,才有了《格外》的风格。

  《格外》,来自欣赏的眼和善良的心,来自长者对孩子的无条件相信。他们启迪着我“良知”与“善行”,而这,正是《格外》生命的开启、通行与追求。

  《格外》有一点故事,而支撑它的,是更多故事。也许文字的刻度单位是无量与无尽。我想用字雕刻情,我想书写无言,就像一年间,我无时不惦念他们的成人之美。

  “格外”是3 秒钟跃出脑海的词语。

  想到这个书名,只是有股莫名的熟悉感。我钟情“格外”,为她常常用于赞美与感谢,为她默默勾勒精彩与特别,为她带给我联想翩跹。

  这一词印在心里,我走了些地,见了些人,读了些书,做了些事。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格外”的陌生感,因为那地那人那书那事无不充实着新的“格外”涵量,正如这本书中长者、师者、友者对它的不同理解。《格外》是共写、共读,是“各如其意”,是“其义自现”。

  “格外”的丰富,让我更深地感到学习的重要。内心有印象与印刻,常怀好奇与尊敬,将新知纳入自己的系统,锤炼独立的想法和通达的气质。我感谢读者们给我如此优厚的学习机会,大家让“格外”有生长的空间,正如我们自己。

  “格”外,是一朝夕、百世师、千里目。我在时光、历史和遥远处常感渺小,而在另一处,却无

  刻不感到大写的“在”。

  这一处,是父母亲情比天长的家庭;是保护我天真、给予我知识、滋养我精神、锤炼我品质的校园;是百姓众生千般模样的社会;是五味俱全、目迷五色的生活;是陡然残酷而始终纯真烂漫的自然……

  我用书写的方式沉默地呼喊“我在”——在生命的大教室里。意外。我相信,那些意外的事情都在情理之中,我相信,那些偶遇的人们都是意中人。身外。我希望心间的意念与身外的景象和睦相容,乘兴而来,不兴不归!窗外。窗外的时代,窗内的人,一起变迁与守望,彼此

  所属,彼此钟情。我要陪着窗外慢慢长大。课外。是三寸时光、七彩梦想,是我延展的青春记忆。言外。爸爸的家书说,你若能言善道,就更要听听别人

  怎么说,看看别人怎么写;老师的讲书说,要辨弦外之音,要品言外之味,但更要知其就里;世上的好书说,语言能尽,其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格外》帮我找到一种连结内外的方式,介质是心灵,途径是写作,目的是分享。我“在”,在外界,在内心。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2013-02-05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趁年轻,折腾吧:引领千万年轻人找到人生方向的成长指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03.04 10:41:03)
  •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高等师范类教材可供品种成长规模及学科趋势分析 (2012.12.26 10:11:08)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为孩子创造成长的春天 (2012.11.28 8:13:53)
  • 必须把握的成长特征和育儿规律《幼教指南:五位世界教育大师的幼儿教育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9.12 10:34:04)
  • 地震灾害下如何自救--安徽师大社《在自然灾害面前应该怎么办/青少年健康成长丛书》 (2012.08.01 16:47:33)
  • 清华大学出版社《Maya 2012高手成长之路》  (2012.06.04 14:58:55)
  • 中小学名师成长三字诀 《你也能成为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4.18 9:37:29)
  • 三尺讲台留下的闪光身影《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北京师范大学社 (2011.12.19 11:14:26)
  • 让孩子以真实的方式成长《“输”在起跑线上的男孩儿》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2.01 9:15:07)
  • 从“心”认识孩子——《童年的心态决定成长的高度》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11.24 16:07:18)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