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读一读“学术版《古文观止》”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读一读“学术版《古文观止》”
2002-12-31 13:52:59 来源:
编纂于清康熙年间的《古文观止》,是一部风行海内的古文选本,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青睐。许多古典文学爱好者,正是通过此书领略了古文的无穷魅力。而专家学者,更是将其常置于案头,作为研究的参考资料。近年来,《古文观止》的标点本、注释本、白话翻译本,甚至缩编本、续编本,颇流行于坊间,逐渐成为常销书和畅销书,显示了优秀古典文学作品所拥有的长久生命力。然而,很少有编者在增强这部选本的学术性和可读性两方面同时下大功夫。
如今,一部堪称“学术版《古文观止》”的书诞生了,它就是由洪本健、方笑一、戴从喜、李强共同编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解题汇评古文观止》。这本饶有特色的《古文观止》将宋代至民国学者们对《观止》中作品的评语汇集辑录,附于原文之后;又将各种古代文献中关于各篇古文的背景资料作为解题,列于原文之前,使读者在阅读古文的同时,可以一边欣赏评点家的真知灼见,一边了解文章的相关情况,对于深入地理解和研究作品,大有裨益。
该书征引历代史籍、文集、笔记、诗话、年谱凡二百余种,可谓搜罗宏富。解题部分引录的相关资料,全部出自原始文献。又分为几种情况。对于本身就采自史籍的古文篇章,一般引录原文的上下文,使读者了解文中事件的来龙去脉;或者采录其他史书对于同一事件的记载,以便相互参证。比如对《左传》中的篇章,就引《国语》、《战国策》、《史记》及先秦诸子中的相关内容作为解题。在发掘文章的背景和本事方面,编者亦下了功夫。如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写到岳阳楼上所刻唐贤今人的诗赋,未具体说明究竟是哪些人的作品。该书编者引《全宋文》卷三九六所录滕宗谅(子京)写给范仲淹的《求记书》,说明当时滕氏“分命僚属,于韩、柳、刘、白、二张、二杜逮诸大人集中摘出登临寄咏;或古或律,歌咏并赋七十八首,暨本朝大笔如太师吕公、侍郎丁公、尚书夏公之作,榜于梁栋间”,这对于《岳阳楼记》的内容是极好的补充。又如明初文学家宋濂的名作《阅江楼记》,以写登临所见景物的宏阔闻名,富有帝王之气。可谁又能想像,这完全是出于作者的虚构。南京的阅江楼当时根本就不曾建造。在《阅江楼记》解题中,该书编者引录四库全书本《明太祖文集》卷一四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两文,其中提到:“今年欲役囚者建阅江楼于狮子山,自谋将兴,朝无人谏者,抵期,而上天垂象责朕……即日惧惶,以罢其工。”这就是说,朱元璋原先是想动用民力建楼的,可最后还是没建。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就更加佩服作家艺术虚构的才能。又如宋人写杂记文多好议论,而略于写景。如欧阳修的《丰乐亭记》气势虽然不小,可于丰乐亭的泉水本身描写不多,不免让人遗憾。而该文的解题中所引录的欧阳修的两通书简,详细描绘了亭子周围的山水景致,文字清通而多韵味,本身就是极优美的小品文。以上略举数例,即可见《解题汇评古文观止》解题部分的分量和价值。
该书的汇评又如何呢?《解题汇评古文观止》一书非但保留了吴楚材、吴调侯的总评和夹评,还收录了大量前人和后人的古文评语。在《古文观止》编纂前后,有为数不少的古文选评本问世,它们的声名为《观止》所掩,长期以来不受重视。比如福建闽侯人林云铭编纂并评点的《古文析义》,比《观止》早刻十多年,被认为是后者编选所依据的蓝本。《观止》中有88%的篇目是从《析义》中选出的。因此《析义》在古文评点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由于此书篇幅很大,一直无人予以整理。现在《解题汇评古文观止》的编者在汇评中几乎全部采录了林云铭的评语,为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另外如浦起龙的《古文眉诠》、余诚的《古文释义》等选评本,在当时均有较大影响,篇目与《观止》多有重复,“汇评”大量采录了这些选评本的评语,以备读者参考和浏览。
如此看来,称这样一部书为“学术版《古文观止》”并非夸大其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部书一定能成为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研究者、语言教师、大中学生案头常备的读物,为读者学习、欣赏和研究文言文提供帮助。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02.12.27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