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信如平如贞如美棠《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信如平如贞如美棠《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
孙小宁
2013-07-12 10:17:26  来源: 北青网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饶平如

  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6月版

  我大概在今年,才对某些历史名词有感觉,比如黄埔生,以前不是不知道,但就是没有具体情境对应。今年去了一趟滇西,见到许多国民党抗战老兵,也就知道这个词背后的万千滋味。抗战的老兵很多都是黄埔生,分属于不同期,当时都是怀着毁家纾难的心自愿报考,毕业即上战场,可谓九死一生。平如美棠的故事吸引我,也是看到书中那幅画面,62页,一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大门,上书:“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别路。”一群刚入伍的新兵汇成第十八期一总队,其中就有饶平如。十八岁血气方刚,投笔从戎,平如老人并不知命运之手会牵他到哪里。而我又已然是知道的,所以接下来的阅读,应该算是一种心理预期的验证。

  而它竟然非常偏离这个预期,这多少出乎我的意料。要说这也是经历了常德会战、湘西会战、衡阳会战这一系列对日作战的老兵。别的老兵讲起这些,刀光剑影、血光冲天,转至他笔下,则是一部默片:“地上满是弹壳,山头左侧躺着赵排长,脚边即是敌人尸首。我略一回顾,见此时千山环翠,万籁俱寂,硝烟未散,残阳滴血。但忙又急速下山,继续追敌。”这段文字书写于书页右侧,左侧是他画的一张图,巍巍青山,渺渺人影,我开始意识到,这个老人心里有永恒。他懂得这青山绿水,“原都不是为了要衬得人世无常的。”

  此后我就明白了,战争不是他的重点,他矢志要讲的是他的清平岁月。中国百年,有清平可言吗?对有些人来讲,那就是乱世浮生,但在他这里,还是有,并且和如花美眷的美棠相连。“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再没有比这个更平实的书名,看后更觉得,也再没有比它更美的了。

  从字里行间推算,平如老人大概二十年代生人,美棠比他小三岁。他们的家庭属世交,都是江西南城旧式大家庭,家境殷实,衣食无忧。美棠算是任性的娇小姐一个,生生被大时代,磨成一个守寒窑苦度春秋的王宝钏。平如先是当兵抗战,后来回家结婚。这个婚期,把他与后来的战争相对隔开,之后他们虽然颠沛流离,担惊受怕,但彼此相守度岁月,还算幸福。解放初期他们定居上海,很快又到了1957年,美棠因平如老人“伪军官”问题,被要求与远在安徽劳动教养的丈夫划清界限。但美棠又是怎样说的呢:“你要是搞婚外情,我早就跟你离婚了……可你又不是汉奸卖国贼,不是贪污腐化,不是偷窃扒拿,你什么都不是,我为什么要跟你离婚?!”看此话,心里一震。中国人说自己做什么都是形势所迫,却不知世间就是有美棠这样的女子,任外界怎样乾坤颠倒,她只守她的贞与信。

  爱同时也激发勇气,否则你无法想象,22年的劳动教养,平如老人怎样挨过。讲述他们两地分居的那段,我脑子里不断在闪回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在严氏小说中,那个流放在远方的丈夫,想尽了各种办法要逃回家,一边在逃离,一边在守望,那真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缩影。平如美棠的故事没那么戏剧化,结局却惊人地相似:好不容易团聚一起,妻子又变得糊里糊涂。美棠晚年说胡话,只有平如会当真执行,他还用画笔写下:“我空空的来到世间,只有这些最爱。”

  “贫贱夫妻百事哀”,读美棠1973年到1978年写给平如的信,不免会想到这句诗,但又能感到,这里面没有抱怨,哀中还能自谋生路,这无疑是爱的另一种能力。平如美棠的感情,是在对付清贫生活中升华的,他们的爱,经得起回味。

  美棠离世后,平如的世界被切去了一半,他不甘心,以文字与画作遣悲怀,非要把失去的那一半填上。他一口气追忆了他们一辈子的事,忆得如此绵密,画得又如此具体,让人好不羡慕。

  平如老人的画,设色绚烂无比,乍看还有些丰子恺的神韵。也就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才能出这样的作品,浓烈中又透出云淡风轻。这样的画后世的画家画不出,这不是功力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深挚的情怀与朗然的生命态度的问题。除开展现他们日常生活场景的画先不说,有关家庭腹透的几张画,就让人别样滋味在心头。那种精准度,来自于对所爱生命的负责,一遍遍地摹习,其实是整个操作过程的如实呈现,而他得意的一笔是:晚年为重病的美棠做过四年多的腹透,一次操作都没有失误。

  昔为黄埔生,今为一编辑。雷蒙德·卡佛曾言:“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生不是什么冒险,而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不知平如老人看到,心中作何感想。那洪流的强大,想必他感同身受,因为他何以能预测,在请假返家结婚令下来的第三天,他所在的部队就已奔赴另一战场。一场与美如的婚姻,将他与令人煎熬的战争隔开,这是他的幸;不幸又是,伪军官的烙印不可能去掉,也因此连累美棠,和他面对那么多年的艰辛。

  “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夏日的清晨,书翻到最后一页,一下子撞到这句话,瞬间潸然泪下。这岂止是“我俩的故事”,这是百年中国的故事,也是我们祖辈父辈的故事。有一个主调一直在我耳边回旋,它反复诉说的是平如美棠的信与贞。合上书,眼前又是整体的一片红,我已然相信,这就是这个家的象征,经乱世坎柯而不破碎,就是有这个信与贞。

  插图选自《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饶平如绘画



  来源:北青网2013/07/1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06.27 8:00:39)
  • 爱永不止息《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3.06.04 9:26:22)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