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动而发展 心之源泉——评《动作与心理发展》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动而发展 心之源泉——评《动作与心理发展》
谢影
2003-01-22 16:26:10  来源:  
 
 由董奇和陶沙主编的《动作与心理发展》一书,近期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内第一部探讨动作与个体心理发展关系的专著,此书所涉及的问题不仅对了解和认识个体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对于关心儿童成长、从事儿童教育和保健的科研工作者以及教师的实践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各种活动,这些无一离得开动作的参与,动作构成了各种活动,它的普通让我们忽视了它,可是在我们运动时,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和速度又发挥了功效。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抬头、翻身、独立的坐、爬、走、跑等大动作以及抓握、绘画、写字等精细动作的发展,是需要幼儿在一定成熟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反复练习逐步掌握的。可以说,动作的学习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首要任务。动作不仅是运动学、医学和临床治疗的研究内容,而且日益受到心理学、神经科学的重视。

 作者始终关注着国际上对动作的研究动态和技术、方法的革新。结合神经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的先进研究手段得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心理学的新设计方法和思路,本书着眼于机制和能动活动经验,从动作发展的角度探讨脑的可塑性这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尖端课题,大胆假设脑的发展变化可能会随着个体日常活动发生改变、活动经验可以塑造脑,并引进了“动作发展动力学系统论”理论,即动作是多个相关系统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是系统自组织的结果,不同动作模式的发展由协调和控制两种基本过程控制,个体可以综合各种因素发展出与其自身匹配并适应环境的动作能力。由此可见,动作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如果要想从根本上明了其发展的内在机制,就更需要整合多学科如运动生理学、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功能联系的全新角度完整认识动作的作用、动作与心理的关系。

 作为首部结合心理科学研究成果分析动作作用的著作,本书有明显的原创性和独树一帜的内容。作者尤其重视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动作发展。为提醒研究者注意考虑动作在发展速度和活动特点上具有文化差异性,作者从文化普遍性和文化特异性角度并根据生态化研究思路,分析了中国儿童爬行、一般精细动作和使用筷子动作的发展。独具匠心的是,作者选择了“筷子”这个富有中国文化因素的使用工具,定性分析出8种不同的筷子使用动作模式、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并辅以图片展示。从中发现——“儿童夹取物品的次数和调整次数越多,则使用筷子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越差;而在夹取物品时所用的时间越少,有效性越佳”。

 一部好的著作,除了有严谨的理论体系、科学的实验数据和客观的概括总结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接受相关领域使用者的检验,并在具体的应用中评价其效果。对于家长来说,不论是准父母还是已为父母,《动作与心理发展》可以有助于家长们借助图片了解先天性发射动作,发现其中哪些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异常有关;获取帮助儿童发展绘画技能的方法,并通过筷子训练儿童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而对于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动作与心理发展》又集合了动作学习与动作教育的方案,还为临床诊断、矫正儿童的动作发展提供了参考,最终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发展他们的健康心理。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1.22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