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十大法治图书榜》是《法治周末》首次以投票方式推出的法治图书榜单。此榜单的诞生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由独立书评人、法律学者和从业者、图书编辑、《法治周末》读者和法治周末文化新闻编辑部等20余人共同推荐图书50种。其次,由《法治周末》书评人、法律学者和《法治周末》文化新闻部组成的10人第一轮评审小组对50种图书进行投票,产生前30名法治图书榜单。最后,《法治周末》邀请了12位法学家和久负盛名的学术书店万圣书园的总经理刘苏里先生对前30名法治图书进行投票,产生了2013年年度十大法治图书榜。
北京大学出版社《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刑法格言的展开(第三版)》第三版入选2013十大法治图书榜。
在这个榜单中,我们看到了法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权、法治、民主,也看到了法律从业者可贵的法治精神;我们既读到了法治中国不同时代的故事,也遥望了他山之石的风采。 
2013十大法治图书榜榜评——《谁来守护公正》
看人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法治周末书评人 林海
布莱恩•拉姆的《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与其说是一部新著,不如说是无数关于大法官的传奇在新世纪的延续。译者何帆这样介绍道:“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权欲膨胀、物欲横流、民意汹涌,谁来担当中流砥柱?美国最高法院9位现任大法官与3位退休大法官首度全体出镜,畅谈司法理念、决策内幕与个人经历。从这里看政府如何提供司法公正,看大法官如何捍卫宪政法治。”
2013十大法治图书榜榜评——《谁来守护公正》
法治周末书评人 孙伟锋
作为刑法学界少壮派代表,张明楷年初推出了《刑法格言的展开》第三版,这距离1999年的第一版已有14个春秋。除了比旧版本增添了300余条法谚,诸多内容也作了大量修改,其中又以案例的解读最为精彩。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新案例给大陆法系的法典机器注入了活力,但对其与时俱进的解读又能在古老的法谚中找到依据。这或许正是作者十几年来孜孜以求的,也正是应景、应时的学术界匮乏的品格。将其对刑法格言的解读列入学术专著目录,是因为本书任何一个章节抽离出来都不失为逻辑缜密的学术论文。
似乎是对张明楷的回应,刑诉领域的陈瑞华推出了《看得见的正义》的第二版,该版本距离首印版已有13年之久。更不无巧合的是,《看得见的正义》也是通过刑事程序法格言来展开论述。作为学以致用的工具法,刑诉法在法理上要弱于刑事实体法,这在《看得见的正义》中略见端倪,但这丝毫不妨碍本书成为《刑法格言的展开》的姊妹篇。(摘自:法治周末2013-12-18)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