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助推“桥梁学科”建设——述评《写作与语言艺术》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助推“桥梁学科”建设——述评《写作与语言艺术》
2003-02-14 08:46:54  来源:  
 
 徐丹晖教授主编的《写作与语言艺术》最近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高等学校文科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具有创新的意义,适应了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进入21世纪,现代科技和文化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高效化、网络化的趋势,使得语言能力、写作技能成为当今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这一能力,更是现代传媒工作者终身为之努力的目标之一。原本语言是写作的工具,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两者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然而长期以来,“写作”和“语言”分离探讨的现象较普遍,各成系统,各唱其调。如此分而学之,收效甚微,单独的“写作”强调立意、布局、选材以及写作方法,操作性不够强;纯粹的“现代汉语”则从语言本体出发,突出汉语知识的系统性,忽视语言的运用,也难以实现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之目的,各有欠缺。著名语文学家张志公早在《非常需要一种桥梁性学科》中就提出“怎样把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同培养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实实在在地结合起来”。这一预见性的意见,恰恰为《写作与语言艺术》一书所实现。这既是一部革新的教材,又可视做两门学科有机融合的一次科研探索。本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框架,找到了一条“写作”与“语言运用”相结合的路子,为建立起一门“桥梁性学科”,起到了首倡的示范作用。这项崭新工程的落成值得称赞。


 从总体上看,这本书特点十分显著,一是它以写作为纲,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知识和表达技能融入写作各要素之中,初步构建了一个既有理论又突出了实践的体系,有较强系统性和整体感。二是章节安排紧紧地围绕着写作全过程,从写作准备,生活积累,素养提高,主题提炼,材料搜集,进入到结构层次,表达方式,语言运用,语体选择,风格形成,到最后修改润色,既符合运用语言进行写作的要求和规律,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内容的信息量大,所取例证除了中外经典名篇外,还有大量广播电视媒体上鲜活的语料,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章之后,附有丰富的“思考与练习”,帮助习者消化和巩固所学内容,同时有助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每一种新的尝试,在其开始阶段总会存在一些不足,但迈出这一步,就离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学科体系不远了。这本书对深化教育改革、教材改革有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其成为新世纪复合型、应用型的合格人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2.10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