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
2015-07-09 10:55:07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7月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以下简称《论库》)专家论证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23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丛书主编靳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丛书主编庄福龄,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中央编译局秘书长、研究员杨金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侯惠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建宁,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王树荫,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韩振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雷声、秦宣,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校办主任郑水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出版社总编辑贺耀敏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丛书主编靳诺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丛书主编庄福龄教授发言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教授发言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研究员杨金海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出版社总编辑贺耀敏主持会议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是人大出版社为了更进一步地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而组织策划的大型研究性系列著作出版工程。这套丛书通过集中推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端学术著作,展示当代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优秀成果,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该《论库》第一辑于2013年规划完成,并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共50种图书,将于2015年8月全部出齐。第一辑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名著)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个专题,既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性成果的出版,也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著作的出版;既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脉络的宏观研究性成果的出版,也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著作的出版;既设定《论库》主体必须是中国原创研究成果的出版,也积极吸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成果的收入。整套丛书重点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理论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水平。

    与会专家对《论库》(第一辑)的出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这套丛书是目前我国出版界推出的马克思主义系列研究最值得称道的一套大型研究性丛书。专家表示人大社能够集全社之力推出这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端学术著作,体现了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出版重镇的特殊地位,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搭建了较好的交流平台。

    与会专家重点研讨了人大社《论库》第二辑的备选选题。人大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征集了56种选题作为备选书目,供专家研讨。与会专家认为第二辑的规划坚持了第一辑许多好的特点,继续了坚持第一辑的整体框架,但还需继续完善。同时强调要继续加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重点强调了要高度关注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提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整个《论库》中所占比例。此外,可以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作为单独的一类列出来,但要严格审稿,严把选题倾向,严控引进版选题数量。与会专家希望这套丛书能够精益求精,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收入的研究性著作更有代表性。

    丛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指出,人大出版社要充分吸取与会专家的意见,进一步优化“论库”的选题结构,做好《论库》第二辑的组织论证工作,要争取比第一辑做得更好,使“论库”成为一套影响力巨大、能够流传后世的经典图书。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07月08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