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
徐磊
2003-03-31 15:22:17 来源:
《让科技跨越时空》将科技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由此将多种多样的科技传播过程概括到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技术传播四种基本的途径,将科技传播区分为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两个层面,特别是还将科技传播理解为“一项社会事业”并结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研究了它的政策与体制问题,这就明确了科技传播本来就有的一种社会意义。
科技传播研究在国际上兴起的时间不长,国内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历史更短。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科技传播的问题才引起国内学者们的关注。90年代之后,一些来自新闻、出版、传播、科技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开始建立研究机构、举办专题研讨、在大学开设相关专业,才使科技传播研究活跃起来,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最近又见翟杰全的《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一书出版,可以说是我国科技传播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又一个重要成果。
《让科技跨越时空》首先对科技传播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例如科技传播概念
的基本含义,科技传播的历史发展,科技传播的基本结构、模式、作用与功能等;随后则
是分析了包括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技术传播在内的科技传播基本途径;再后
则对科技传播事业的社会属性和发展策略、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与社会后援体系相配合的体
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是关于科技传播学学科建设问题的内容,包括科技传播学的问题领域、研究方向、学科归属等问题。应该说,这是一本“概论性”的著作,但对科技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而言,它恰是一本规划性、向导性、启发性的著作。
科技传播是一个相当综合的研究对象,涉及到诸如传播技术、传播技巧、传播方法、传播媒体、传播政策、传播产业、传播体制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又对涵盖科技新闻、科技出版、科技写作、科技翻译、科技普及、科技教育、科技情报等不同领域。科技传播研究在我国虽已有了数年的历史,但毕竟面对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研究对象,在现阶段,基础性的工作仍然是明确学科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正如《让科技跨越时空》作者在前言
中所说的,“明确基本概念、提炼基本问题、尝试建立科技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科技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作者所做的正是这种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
从《让科技跨越时空》一书所包括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说该书是一部试图对科技传播学学科体系做出有效规划的著作。作者将所有事关科技传播研究的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前者涉及到科技传播的技术、技巧、方法等问题,而后者则包括科技传播的社会结构、功能以及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事业建设的问题。这就为科技传播学规划了两大基本任务,利用这一概念我们显然可以将目前各种相关研究有效整合到科技传播学的研究框架中。《让科技跨越时空》全书共有12章内容,每一章都涉及科技传播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这就为科技传播学研究建立一个基础性的研究体系,因此其该书的出版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结论,更重要的为将来科技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框架。
《让科技跨越时空》也是一本向导性的著作。作者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从科技传播的早期历史到现代形态,从科技传播的基本结构到社会功能,从科学家之间的专业交流到面向公众的科技普及,从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策略到科技传播体系的建设,从概念的讨论到学科的两大研究方向,似乎在向我们讲述一个科技传播的故事,带我们进入科技传播这个新领域,为我们展示了科技传播学的一幅内容丰富的画卷。通过这次科技传播学之旅,读者可以对科技传播学这门新学科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扫描,相当清晰地了解科技传播学的全貌,也为将来自己研究科技传播学找到某些有用的问题坐标。
《让科技跨越时空》更是一本启发性的著作。作者给我们所展示的是一种广阔的视野和一种新的眼光。近几年来,在科技传播研究领域,曾有过一些较为激烈的争论,但现象的争论往往胜过本质的研讨,或者是将科技传播仅仅局限于科技传播的某种特定手段(如科技新闻、科学普及、科技文本写作等)。《让科技跨越时空》给我们的则是一种“本质性”的理解,它将科技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由此将多种多样的科技传播过程概括到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技术传播四种基本的途径,将科技传播区分为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两个层面,特别是还将科技传播理解为“一项社会事业”:并结合知识经济的发展研究了它的政策与体制问题,
这就明确了科技传播本来就有的一种社会意义。显然,这些新的观点将使我们在未来的科技传播研究中能对科技传播有一种更加本质的和准确的理解。
《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翟杰全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18.00元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3.3.28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