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教师谈教材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教师谈教材
支振峰 采访整理
2003-04-02 14:15:38 来源:
本科、研究生类
郭志勇(海军工程学院青岛分院)
我所任教的专业是航空电子,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数字通信原理》,这是一个原版引进的教材,感觉挺好的。第一,这本书体系上比较系统;第二,内容比较新颖。这也是国外名校的教材,作为参考的第二教材很不错,但是要作为主教材,现在还有语言上的障碍。不过,我们正在往那个方面靠拢,过几年可能就会把它当成主教材了。这是教育部的要求,我们也在做一些努力。
王树林(湖南大学)
我所任教的专业是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等几门。在本科教学中,我的指导思想是用国外翻译引进或者原版的教材,在研究生教学中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用国内的教材。我现在用的主要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教材,也用了一部分邮电出版社的,远程教育选用教材更为广泛一些。软件工程专业我用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这本书用了很多实例,很多都是作者亲手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十分珍贵。而且,这本书使用的历史也比较长了,目前已经出到了第五版,内容也有了很大的调整。
陈川(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我们教研室负责全校的计算机课程,用了比较多的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用水利水电出版社的教材,也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一些教材。其中,C语言原来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的,现在用的是邮电社的《C语言程序设计》。我们采用教材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具体情况,也根据教材质量。我们希望能看到一些配有实验的教材。
艾德才(天津大学电信工程学院)
现在市场有多种多样的教材,三天两头都有新面目出现,不断的变化才能跟上形势。因为IT技术发展很快,很容易就跟不上形势导致内容滞后了。我们现在用了一本《奔腾系列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这个教材比较新颖,也列入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我认为,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教材的编写必须关注最新进展,不能滞后。
朱金生(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电子商务系)
我所教授的专业是电子商务,用的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电子商务概论》。这本书内容实用性很强,也比较精练,便于初学者上手。当然了,各类教材各有特点,而且这类教材也非常之多,我手头就有五六本。但是,我们要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因材施教。对于专业学生(一般指的是信息、电子专业学生),要用专业教材,对于非专业普及性的同学,就要使用较为精练、实用的教材。
张莉(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网络中心)
目前介绍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维修)方面的书不少,但真正适合作为教材和方便自学的书不多。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第二版)》我用过感觉不错。第二版在继承第一版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最新硬件的介绍和新的技术,淘汰了一些落后的内容,使得该书紧跟微机技术的发展。
王显荣(内蒙古大学)
我所任教的课程是编译学原理和数据结构,采用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译原理》以及《数据结构》教材。这两本书我们都用了好几年,感觉挺好的。内容全面,文笔流畅,结构也比较合理。不过,《数据结构》现在用的是C++技术来描述,有些别的内容也往里面合,它传统的内容较多,但新技术需要补充。
吴利民(武汉空军雷达学院)
我所教的是通讯与信息系统,现在用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这个教材不错。不过,由于提倡双语教学,我们也准备采用电子工业社原版引进的《电子通讯系统》,这个教材比较新颖,还不错,虽然翻译的有些地方比较生硬。我们这个专业发展很快,新东西层出不穷,教材稳定很难超过几年,内容更新很快。基本原理性的东西可能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但是实用技术就难以保持长时间稳定了。我国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基本原理性的东西过多,往往技术性的东西很少,与实用脱节。因此,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基本原理掌握的很好,但是技术却掌握不住。
郭玉彬(吉林大学)
我所教授的是光纤通信专业本科。这个专业的教材不多,我们使用的也只是自编的教材。我们这个专业1999年才设立,教材没有跟上。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东南大学的《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这本书不错,用量很大,我们36个班都用。但是,不足的地方是它没有习题。现在,我们准备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原版引进教材《光纤通信系统》,目前正处于国内、国外教材混合使用的过渡阶段。不过,用了几轮的感觉是教材很不成熟,我们专业的教材还没有系统化,还没有成熟的系统和讲义。
王振兴(解放军测绘学院)
我属于退休发挥“余热”的返聘教师。我所任教的课程属于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一类,我们这里多半用的是“九五”国家统编教材。在我授课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很多教材的风格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路子:往往是一家之言被定位于一尊,只能允许一个套路和一种观点。而事实上,学术讨论必须容许各家不同的观点。现在的教材雷同十分严重,可能存在抄袭现象。现在我拿到教材,都在考证是否属于抄袭或者盗版,而我用的教材也是直接到出版社购得的。有些教材不知是盗版还是抄袭的,电路书把电路都给画错了,甚至连公式都不对,出版物的质量太差。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编书现象严重,编书本身没错,但是往往主编不编,他人代劳,剪刀加上浆糊拼凑起来的书,质量当然难以保证。我们呼吁教材的编写者们对自己的教材负起责任,对得起读者,对得起使用你教材的青年学生。当然,也不是目前所有的书都不好,有些教材还是不错的,比如我前一段看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数字逻辑》,这本书让我感觉不错。
曲立(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我们用的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新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这本书是我们几个学校的老师自己组织编写的,我也参与了其中的一部分编写。目前市场上虽然教材不少,但大多不太适用。有鉴于此,我们几所高等学校根据自己专业的相似性,根据我们的大纲,编写了这个教材。照目前使用的情况来看,反响还是不错的。
丁士华(同济大学)
我任教的专业比较多,有半导体物理导论、晶体化学、电子陶瓷与器件。我所面对的一部分学生是研究生,比如晶体化学就是研究生的课程,这门课我通常是让同学到图书馆借上几本参考书。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编写的《晶体化学》可能是目前这个领域比较好的;国内这个领域的教材挺少,山东大学有一本《固态化学》用起来也比较好,我们目前是两者结合使用。我选用的主要是咱们国内的教材,比较方便,上述两本教材也编写的比较简明扼要。但对我们来说,这几本教材内容还是有点偏少,使用的时候,还要对内容进行适当的丰富。
何太军(西南交通大学)
我教授的是计算机方面的课程,用的是钱能的《C++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也用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图形学》。总体说来,国内的教材有些写的不是很好,比较粗而不够深入。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我们选用的就是比较好的,国内认同度比较高的。目前的教材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可是,配套的东西却很不足。比如,一般后面不附有练习题,即使有练习题,也没有答案或者讲解,也没有配套的实验。
苏鸿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我教授的课程属于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主要是研究生课程。我们用的教材是自己编写的,没有公开出版过,我们这里大部分老师的教材也都是自己编写的。现在市场上的教材不是很理想,正式出版的教材一般比较滞后。特别是IT业发展这么快,教材很难跟得上。我们跟研究生讲课当然不能使用落后的东西,往往是自己编写教材,在教学活动中,随时增补进去最新的东西。比如,通过阅读论文或者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获得新的东西就立即增补,这样才会比较理想。也有出版社跟我们谈过,可是,出版社必须考虑经济利益和市场,他们很难做的深入,出版教材比较难办。还是我们自己编写教材效果好,不浪费。
谢勤岚(中南民族大学)
我任教的专业是信号与系统,我觉得吴大正《信号与系统》这本书还行,但是没有习题解答以及辅导。我也用过英文的《信号与系统》,相比之下大体差不多,英文的优势在于它的启发性,而中文则有语言的优势,使用起来毕竟比较方便。而且,中文内容更为丰富一些。我们这个专业的书籍市场上我发现了大约四五种教材,但是有些书定价太贵了。特别是引进的英文版本,不过,我们仍然会考虑。以后我在教学中将选用那些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密切,重视实际应用同时教材之间相互衔接比较好的教材。教材之间的相互衔接很重要,现在,这个学校有这个教材,那个学校有那个教材,又都是优秀教材,可是,相互之间却不太衔接,给我们教学工作带来了不便,也给同学们学习带来了不便。
黄立霞(安徽大学)
我所任教的专业是电子工程,属于电路专业,我用过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信号与系统》,也用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一些教材,比如李翰荪的《电路分析基础》。虽然这些教材都比较老了,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教材,但是,作为基础课程的教材,还是比较系统。从体系上来说,它们跟从美国翻译过来的一些电路原理教材差不多。后来一些出版社又引进了一些外文原版教材,比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就引进了一本《电路》,但是价格一般太贵了。可是,使用双语教学是今后的方向,我们还是必须要选用引进教材的,只是希望价格能降下来。
樊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我教授本科生的课程,软件基础课,比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等。我用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软件技术基础》,感觉挺好,这本书把软件工程方法浓缩在一本书中,很厚实。我们专业是电子工程,对我们来说,这本书通俗易懂。另外,电子工业出版社引进的美国教材《数字视频处理》也不错,我给本科生用的就是这本书。在数字视频领域,国内没有好的教材,也没有能力编出好的教材。
付寅飞(电子科技大学)
我所教授的专业是卫星通讯。我们用的教材是我们教研室自己编写的,这本教材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还被列入了“十五规划教材”。我们最近也在引进国外的好的教材,这方面很多出版社都在努力,而且做的不错,但总体引进的还不多,不够用。在信息科学和通信行业,国内的教材一般不如国外的教材好。
吴利民(武汉空军雷达学院)
我所教的是通讯与信息系统,现在用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这个教材不错。不过,由于提倡双语教学,我们也准备采用电子工业社原版引进的《电子通讯系统》,这个教材比较新颖,还不错,虽然翻译的有些地方比较生硬。我们这个专业发展很快,新东西层出不穷,教材稳定很难超过几年,内容更新很快。基本原理性的东西可能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但是实用技术就难以保持长时间稳定了。我国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基本原理性的东西过多,往往技术性的东西很少,与实用脱节。因此,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基本原理掌握的很好,但是技术却掌握不住。
赵景秀(曲阜师范大学)
我所教授的是计算机图形学和数字图像处理。本科生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图形学》,科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图形学教程》,这两本都不错。另外,北京大学出版社倪明田的《计算机图形学》也挺好。国内的教材我主要用的就是这三本。研究生用的主要是唐纳德的《计算机图形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孙家广的著作个人经验很多,有个人开发的东西,唐泽圣讲得很清楚、通俗,倪明田的书与前两本结合使用也不错。但是,这些书每一部分讲得都很细,可是整体系统往往处理得不好,不如国外的教材。
李锵(天津大学)
我所任教的专业是通信工程,比如移动通信。我们用了李建东等编著的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移动通信》一书。同时,我们也使用国外原版引进的教材,感觉国内的教材没有教师使用的辅导材料,而国外的教材一般都有。我认为,我们国内的教材必须同国外的教材竞争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用国外教材。而我们要加强我们的竞争力,就必须做到两件事:一、加强配套服务,我们现在有些教材作得很好,可是,没有配套服务;二是借鉴国外的经验,经常修订教材,不让内容滞后。
张铭(北京大学)
我所任教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数据结构课程,用的是自己编写的教材。这个教材是由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年初版,2002年再版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这个教材算法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较好。另外,我们也列举了十几种教材作为参考书,供学生选择。现在这个领域的教材很多,好教材也不少,个人情况不同则选用不同,不能由某一种教材一统天下。自己的教材以后也要改进,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教材也要跟上才行。
盛定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目前Visual Basic和Visual FoxPro等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材和学习用书较多,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教材系列”丛书在编写上独具特色,我们感觉比较好。比如这套丛书中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是针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要求的Visual Basic语言的教材,作为一种常用可视化编程语言,在教学和实际应用中很有意义。全书结构合理,语言简洁流畅,可读性好。尤其是在内容上,理论结合实践,选材精炼,重点突出,难度适中,层次清晰,符合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规律和培养要求,非常适合教学使用。
高职高专及其他
张宏(河北邯郸峰峰矿务局教培中心微机教研组)
我教授的是计算机和物理,用的是北京建筑科技大学的函授教材,也是他们的指定教材。物理学用的是程守洙的《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共三册)。我们学校属于函授性质,学生看这个《普通物理学》很吃力,因为它的内容太多,讲得太深,好像对象不是函授的学生而应该是脱产的才好。以前我们用的是另外一本《物理学》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上下册,这个比较好,现在成人教育教材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教学进度和要求与教材脱节,不能很好的配合。
邓振杰(华北航天工业学院)
我教授的课程属于计算机应用,主要是硬件方面的课程,比如微机原理、多媒体技术等几个方向。最早用的是潘名莲的《微型计算机原理》,潘峰的《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这两本书都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总体感觉还行。但是,毕竟太早了,内容比较陈旧。我们希望能用一些内容比较新的图书。另外,水利水电出版社的一些教材不错,比如他们的“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这个系列的教材,内容新颖,比较实用。而且,难得的是,他们的教材一般都有电子教案配套使用,可以在他们的网站上下载。其程序和源代码都公开了,我们可以增删,很方便,我们可以直接演示给学生看,因此,我们很多教材是选用他们的。
李洛(广东轻工业学院)
我所任教的课程是网络基础。我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网络技术基础》。编写教材从内容、观点、组织方法去看,我们老师很难量化。从高职来说,整个教材还未摆脱本科影响,整体跟实际需要还有差距。我认为,网络基础课不能仅仅脱胎于本科教材,需要改进。
林全新(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我教授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英语,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出版的《computer enssence》,有人把它翻译成《计算机的本质》,也有人把它翻译成《计算机导论》。这个教材很不错,我们已经用了一段时间了。它的特点是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由于采用该教材的学生是我们的毕业班,这对他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是一个复习和拓展,可以加深专业词汇的理解和计算机知识的积累。我们系也用了不少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教材,大概也有个五六本吧,也都挺好的。对我们高职高专来说,使用性很强,比较通俗易懂的教材才受欢迎。
吴延信(南海师范学校)
我用的是中国铁道出版社的教材,其中有一本《网络概论》,好像是从台湾引进的,感觉不错,但是深度不够。这本书用着还可以,比以前我用的别的教材要好,对网络的介绍比较全面,对新出现的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蓝牙都有涉及。不过,可惜的是只是一般性介绍。如果要想深入了解,就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自己去寻找相关知识了。
胡正钧(北京洪恩电脑有限公司)
我们最近为中小学生准备的是一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这套教材,我们是本着良心去做的。我们认为,它是小学生或者中学生电脑入门的最佳教材。而且,层次齐全,循序渐进。这套书有许多特色。一是我们为全书配了教师用书,这在同行中是不多见的。而且,我们每一本书都有配套的光盘作为电子课件。这里面还有我们独创的教学法的融入。同时,我们为教师还做好了电子教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4.2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