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比较文化研究的系统方法论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比较文化研究的系统方法论
马中红
2003-05-07 15:41:13 来源:
刚刚读罢方汉文教授的《比较文学高等原理》,突忽又见他的新著《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惊叹未了,敬佩之情却油然而生。然而掩卷再思,又觉得是情理之中。方汉文教授家学渊源,又师从黄药眠先生研究文艺理论,20世纪90年代远赴美国图兰大学从事比较文学博士后的学习和研究,通晓古今,融贯中西,再加上对学术研究的执著精神和勤思勤作的踏实学风,一年内出2部专著,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毫无疑问,在近些年如火如荼般的学术研究热潮中,比较文化研究是最炙手可热的。无论是因解决中国文化问题需要而译介的西方文化理论研究的论著,还是站在西方“他者”文化视野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批评,都让20世纪90年代以来沉寂的理论研究舞台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纷呈的小品。看着舞台上来来往往的一种理论又一种方法,我方唱罢,你方登场,眼花缭乱之余,禁不住会对这种现象作还原性的观照——什么是比较文化?不同的文化可比性存在在哪里?当一种文化遭遇另一种文化时,文化之间的区隔、融通和逾越又是怎样发生的?比较文化的研究有系统的方法论吗?也就是在比较文化理论研究舞台亟需一个总策划的时候,《比较文化学》切合时宜地出版了。
《比较文化学》是国内外首部全面建构与阐释比较文化学学科的理论专著,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课题和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之一,其宗旨是建立一门系统、科学的比较文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方汉文教授近年来在广泛涉猎比较文学、文艺心理学和比较文化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比较文化的“新辩证论”体系,主张以新辩证观念,即天人辩证、人人辩证、自我辩证三者为现实目标,以易经—墨经—近代西方辩证法理论为思想观念核心,以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与融合为目的,在此基础上来解决比较文化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比较文化学》富有创造性地提出和分析了比较文化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即历史实证(考据研究)方法、逻辑评价(平行研究)以及共时历史方法。难能可贵的是,《比较文化学》还将这些研究方法付之实践,不但对世界范围内可以并驾齐驱的四大主要文化体系进行了历时的研究,在中西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共同的发展规律和各自的特征,而且还从田野考据的角度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出发,对人类的文化实践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解决了自古希腊希波战争以来到赛义德东方学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无怪乎贾植芳先生在《序》中称之为“一部开创性的学术著作”。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5.7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