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真实评说黄宗羲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真实评说黄宗羲
周群
2003-05-08 09:57:45 来源:
《黄宗羲评传》 徐定宝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黄宗羲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镇,张岱年先生说:“黄梨洲是中国过去民主思想的一个伟大的代表。”正因为如此,黄宗羲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宁波大学徐定宝教授撰写的《黄宗羲评传》,充分吸取了学界既有的成果,同时又不因循陈说,作者通过认真研读《黄宗羲全集》,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是研究黄宗羲的一部力作。
该书对黄宗羲的评述充分体现了历史主义的方法。“黄宗羲是中国17世纪杰出思想家”,具有巨大的理论贡献,因而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甚多,分歧也不小,尤其是关于启蒙思想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谳,有人认为,黄宗羲具有民主启蒙思想,有人认为《明夷待访录》是17世纪中国向往民主政治的纲领,而有些学者则认为,黄宗羲政治思想中还有截然相反的另一面——肯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因此,把握评价黄宗羲的尺度,实事求是地评价黄宗羲,乃是这部著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通观全书,作者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度”,在作者看来,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黄氏还不能明确看到社会变革的前途是走向资本主义,但多少具有了一些朦胧的感觉。他从职、权的角度来批判封建君权,对近代君主立宪运动是有所启迪的,尽管它不能引导推翻帝制的民主革命。该书指出,黄宗羲对传统的封建政体作过深刻的反思,对封建政体的腐败与罪恶进行过尖锐的批判与猛烈的抨击,但是,确实没有否定过封建的君主制度,黄氏所坚决反对的君主制度内的专制形态,斥责的是君权的过分滥用与集中,而并未否认君权存在的合理性。黄宗羲曾致力于建构君主制中君权运动的正常秩序,由此而提出过一系列渗透着主权在民意识、政体监督意识及工商皆本意识等具有近代民主启蒙色彩的政治主张,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使黄宗羲对于封建传统体制的反思显示出巨大的思想价值,也因之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作者还认为,黄宗羲提出的所谓“三代之治”仍属于君主制的政治范畴,但这类十分模糊的政治框架内包容着主权在民的精神取向,可以促使人们在其中填充与封建政体相异动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为创立新的反封建社会内容萌生与之不一的政体格局。作者中肯地指出:简单地把黄宗羲的政治观念与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等量齐观是不妥的,但仅以中国早而有之的民本思想来涵盖黄氏的政治主张同样不是确切的。从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黄氏的《明夷待访录》等著作,既非民主斗士的革命宣言,也非封建遗老的复古挽歌,而是一个抱有救世安民之志的知识分子,通过对历史回流的反思,折射出一些对新时代憧憬的曙光。这样的认识是符合黄氏思想实际的。
正是基于作者强烈的历史主义的思维倾向,书中并没有一意为尊者讳,为此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看法,如,对于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作者一方面肯定了黄宗羲从“治国之道”而并非仅仅是“人生之道”的层面体现了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也客观地指出,黄氏的这一思想也并非完美无缺,书中指出:黄宗羲的这一思想主要还是着眼于传统的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只是在表面层次的划归上阐述“本”与“末”的区别,而未能在理论的深层次上对社会的经济活动作出质的规定性,也未触及传统经济活动如何向未来的更富活力形式的转换问题。这样的评价是客观公允的。
来源:光明日报2003.5.8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