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是我保守至今的秘密》戴金瑶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从某种视角而言,现代社会似乎是一个快节奏、功利化和浮躁化的社会,各种诱惑和压力,往往会使我们忘记纯洁的初心、失去心理平衡,常常表现为欲望的无限贪婪、行事的急功近利,往往幻想着罗马一天就能建成。甚至属于阳春白雪的诗歌,诗性中的人文、思考、理想的抒发大量缺失,也出现了娱乐化、随意化、浮躁化、粗俗化和浅薄化的倾向和“霉”点。有的是赤裸裸的欲望宣泄、有的是所谓反社会叛逆的莫名呼号、有的是感官刺激后的变态反射。诗似乎不再是关于生活、灵魂、价值和审美的思考,而是一种小众的文字游戏和孤独的呻吟。 本书作者凭着聪慧、执著、勤奋,一路走来,岁月并没有抹去他对人生、对生活的畅想与追求。他依然初心不改,依然浪漫和执著,就像他的诗,还是纯纯的、美美的,字里行间透着的还有青春期的忐忑、温馨和清澈,字里行间没有那么多的胭脂气、那么多的烟火气和那么多的俗气,而是带着他的真情自由翱翔。
在与作者偶尔聊起,为什么对写诗有特殊的爱好与感情?他笑着说因为还年轻、还装着一颗年轻的心,因为诗可以抒发内心而又天马行空,任何挣扎都会在字里行间表现。但是秉持“两句三年得”的诗歌创作心态一直是他的坚守,他始终关注的是诗歌内涵的抒发必须用心去写,而不是热衷于秀华丽的词藻、空洞晦涩的字句和看似孤傲的呻吟作秀。在他看来自我炒作的诗文也许会吸引人们一时之眼珠,但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在诗歌的长河中,是不会留下有价值、有意义、有回味的声响。 翻开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不难发现诗歌有着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基本每30年就有一个繁荣期:20世纪20年代有闻一多和徐志摩,50年代有郭沫若、臧克家和艾青,80年代有北岛、顾城和舒婷,然而近30年来,中国的诗歌发展出现了低谷,虽有90年代以汪国真为代表的校园诗歌,以及00后的网络诗歌,但在生活和精神阅历上,都很难与80年代的辉煌相比,作者始终用心用情笔耕着诗田牧歌,坚守着他的一方宁静的心空,在如今的读图时代和喧嚣的文化娱乐圈里,他的努力和执著已是非常难得。
《爱你,是我保守至今的秘密》这部作品,倾注了作者15年的创作心血。本诗集是对爱、梦想和生命的探究,万事万物都有爱,只是爱的方式各有不同;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只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各异;万事万物都有梦想,只是梦想的结果各有千秋。 在商业化的当下,坚持诗歌创作实属不易;保持一颗不“随波逐流”的创作心态,更加难能可贵。戴金瑶的作品语言优美朴实,感情真挚不做作,且与现实联系紧密,有着当代人对情感、处事的共鸣和反思,相信这部作品会让你有更多的遐想、回味、思考和喜欢。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