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金正男死于何种毒物? 西北大学出版社《世界毒物全史》助你揭开真相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金正男死于何种毒物? 西北大学出版社《世界毒物全史》助你揭开真相
2017-02-24 10:59:35  来源: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7年2月13日,金正男在马来西亚遭遇毒害。据相关报道,金正男在机场离境大厅遭受袭击,面部接触不明液体,起初金正男尚如常人一样走动自如,并向机场客服人员求救,然而随后不久身体便开始出现状况,在机场医务室时曾喊出“疼痛”之语,之后在被送往医院救治的途中身亡。

  现金正男遗体已被送往马来西亚相关机构进行解剖,以期查明具体死因。据相关报道称,法医发现金正男遗体脸部皮肤表面呈红色。而相关报道也将焦点聚集到所谓的“不明液体”,大家纷纷猜测该不明液体究竟是何物。那么金正男死于何种毒物呢?

  不同类型和剂量的毒物在进入人体后出现的症状与致人死亡的时间不同,而目前所知的信息有限,因此要准确得出该毒物是什么的结论显然有些困难。相关报道提出了蓖麻毒素、河豚毒素、氰化钾、钋等猜测。我社出版的《世界毒物全史》详细介绍与分析的众多毒物中恰好有这四种毒物。小编在此借助书中的知识对这四种毒物加以分析,以帮助大家接近真相。

  蓖麻毒素其实是蓖麻毒蛋白,它是迄今为止最毒的植物毒蛋白。人对其比较敏感,口服致死中量*为2毫克/千克。8颗蓖麻籽就可杀死一个成年人。一般轻度中毒者表现为衰弱无力,重者则表现为恶心、腹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四肢抽搐、昏迷死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蓖麻毒至今尚无解毒药物,无药可治。而蓖麻全株有毒,除了蓖麻毒蛋白,还有蓖麻碱、蓖麻变应素和红细胞凝集素三种有毒成分。蓖麻是大戟科蓖麻属植物,除蓖麻属,大戟科还有多种重要有毒植物分布在巴豆属、麻疯树属、乌桕属等属种。

  河豚毒素,1901年被日本学者田园良纯由鲀属鱼卵内提取获得。与植物毒蛋白蓖麻毒素不同,它是一种毒性很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非蛋白毒素。其毒性比氰化物强烈1250倍,只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亡。河豚是人类较早知晓的毒物,在《山海经》中已有“食之杀人”的记载。河豚毒素进入人体内很快被吸收,5~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先是口干、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全身无力,接着是肢体麻木,肌肉麻痹,最后完全瘫痪,终因呼吸麻痹导致死亡。

  氰化钾是结晶体氰化物。而氰化物是反应很快的潜在的致命化学毒物,被称为“毒药之王”和“谋杀者毒药”。一般情况下,人只要一次误服0.1克左右氰化钠或氰化钾就会中毒死亡,敏感的人仅仅吃进0.06克就可致死。这种急性中毒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令人猝死。氰化物的中毒途径为服食、吸入、皮肤接触。其毒理机制是阻止人体细胞吸收氧气,导致心脏和大脑死亡。氰化物引起的中毒程度,取决于接触氰化物的量、接触方式及接触的时间长短。通过呼吸、皮肤吸收或食用含有氰化物的食物而接触少量氰化物时,可能会在几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加快、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心动过速。因氰化物中毒而死亡的死者,其形象有很明显的特征,包括指甲呈粉红色,口腔中残留有微弱的杏仁味等。

  钋,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也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1898年由居里夫妇发现,主要通过人工合成方式取得。钋-210是钋元素的一个同位素,属于极毒的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外不构成外照射危险,但如果通过吸入、食入或由伤口进入人体内,会引起体内污染、中毒或急性放射病。如果短时间内体内的吸收剂量达到4戈*,就可以致命。但通常情况下,钋-210对自然界和人类不构成危险。这不仅是因为钋十分稀有,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只有100万亿分之一,还因为钋-210的物理半衰期*为138天,约2.5年后其放射性基本消失。

  上面所说的蓖麻毒素、河豚毒素、氰化钾、钋分别来自我们身边的有毒植物、有毒动物、有毒放射性物质、有毒无机化合物,除此之外,我们生存的环境中还有很多其他毒性物质,如有毒细菌与霉菌、有毒矿物元素、有毒有机化合物、有毒气体、生态毒物等。毒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唯有了解毒物的科学属性,我们才可能评估出它的真实风险,才能化险为夷与毒物和谐共处。

  《世界毒物全史》正是基于这样的人文关怀与科学普及的立场而出版的一套以毒物为主题,全景式展现人类文明进步与科技发展史的科学普及丛书。分为毒物与人类文明史、毒物史话、毒性大案、毒性灾害史、毒理科学史、毒理学分支学科史、毒物利用史、毒物管理史、毒物文化史、毒物史名人传记共十个专题。融科学、文化、生活于一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反映人类认识、研究、利用、管控毒物的历史,以及相关的毒物文化现象。

  以史为鉴,方能嘉惠未来。如果你想认识毒物、了解毒物,如果你关注我们的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那么,来《世界毒物全史》中找答案吧,它会告诉你毒物在人类历史长河里的来龙去脉,它会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帮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注释

  口服致死中量:又叫半数致死量,指被试验的动物(大白鼠、小白鼠等)一次口服某药剂后,产生急性中毒有半数死亡所需要该药剂的量。
  戈:戈瑞(GY),简称戈,是吸收剂量单位,1千克被辐照物质吸收1焦尔的能量为1戈瑞。
  物理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

来源:西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