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当代大学英语》——在语境中学会交际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当代大学英语》——在语境中学会交际
夏纪梅
2003-06-12 10:28:17 来源:
中国外语教师能不能突破长期习惯的外语教学定势和误区,接受并实践先进的外语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学质量观?在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活动组成的语言课堂上,教师怎样当好导演,成功地组织一出生动活泼的语言学习与运用的活剧?即使有了符合现代外语教学的科学性和交际性的新教材,在你所组织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新世纪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中,每一位教师都不能绕过这些问题,不能不思索这些问题。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大学外语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夏纪梅先生在对《当代大学英语》的评论中提出的这些问题,相信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进的外语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学质量观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些理念和原则的变化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优秀的现代外语教材里,这对使用教材组织教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语言课堂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活动四个方面组成。他们就像一个剧团和舞台,其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材是剧本,教学活动是演出。导演若对剧作理解不当,必然指导有误。演员若演绎与演技不当,演出自然失败。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怪剧本不好,所以在文艺界和文学界,常常有人将文学原作与搬上舞台或拍成影视的作品进行比较性评论。从这个意义出发,符合现代外语教育理念和原则的教材精品在付诸实践时,同样有一个理解和应用是否得当的问题。这等于对现代外语教材赋予一个新的功能——教师培训。
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如何按照编者的思想、意图、路径、方法去使用特定的教材?如何对现有教材进行适当的再创作?教材编者在编写具有时代特征的优质教材的同时,就需要考虑如何帮助教师准备驾驭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外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材成了知识的课本和语言的范本。这为教师讲解式、灌输式、示范式的教学提供了“独唱谱”和“单人剧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设计、组织、管理、引导以及与学生一道参与多种形式的语言应用或交际实践活动。教材所起的作用是“刺激物”、“多角色剧本”或“交际行动指南”。习惯了传统教学的教师使用“多角色剧本”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多角色”;
二是怎样“多角色”运作;三是谁应该成为真正的主角。长期以来,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却有认识上的误区、行为上的误导。许多教师以为把课文讲解透彻、分析细致、翻译准确,加上核实练习答案和解难答疑,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他们认为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就必然具备交际能力。其实,交际能力的本质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语言应用和创造的能力。因此,如何把语言学习置于交际语境之中,帮助学生从语言知识发展转变为交际能力,从懂用法发展为会使用,这与教师如何使用教材组织教学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事实证明,学生学不得法,常常是教师教不得法的结果。由于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因此,教材的教师培训功能日益显出其独特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英语》体现了当代外语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标”、“以过程为取向”、“侧重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学习技能和生活技能”等理念、原则和方法。与此同时,编者认识到,教师对这些理念、原则和方法的理解、领会、掌握以及应用是有效贯彻教材精髓的关键。该教材《教师用书》的前言既是编者对现代外语教育科学研究的综述与介绍,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又是编者针对中国外语教师长期习惯的外语教学定势和误区的理性纠正与实践指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例如,我国大学英语课程长期以来重视阅读和语法教学,但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有碍于学生的能力发展,造成学生学后仍然不会应用的现实。教师普遍把语言技能训练课上成了知识传授课或语言讲解课,把课文教学作为“重头戏”,详解语法和生词,翻译词义和句义。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一方面把整篇课文打得支离破碎,失去了阅读的本质意义,谈不上阅读技能的培养,更没有建立学生作为读者和课文作者之间正常的交流;另一方面造就了学生的“依赖性学习”和“听讲式上课”习惯,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代大学英语》在阅读和语法教学问题上强调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语法的交际性和功能性。一方面批评指出我国一贯的传统旧习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另一方面介绍引导符合外语习得规律的教学方法。例如,关于阅读技能教学,该教师用书不仅仅提供课文背景和语言难点解释,而是真正把课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和交际技能的过程。在方法上,详细介绍阅读的目的、意义、类型、功能以及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依照阅读目的划分为速读、略读、查读、精读、细读等。按照阅读思考过程设计了读前、读中、读后问题与讨论,根据阅读行为特征采取“表层阅读”,关注语言的功能;“深层阅读”,关注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延伸阅读”,关注作者的动机、价值观、想象力、知识和经历等。对语法和词汇教学,该教师用书反复指出,语法的掌握和应用不是靠分析,词汇的掌握和应用不是靠死记,教师的本领在于帮助学生把知识转换成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学习能力。为此,该教师用书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疗方”。例如,如何设计课堂活动,创造互动机会,提供或利用语境,开展课堂交际,进行课堂管理、课程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进行学习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启示。最值得称道的是,该教材一方面指导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另一方面指点他们如何对待自己。例如,该教材编者还对教师提出应用教材的灵活性和自主性。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地增加、删除、更改、修补教材内容和方式。这再一次反映出编者的现代教育观:教师是教“人”而不是教“书”,是教“学生”而不是教“课本”。要避免学生“读死书”,教师首先不要“教死书”。
应当说,编写教材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思考、研究、创作和写作的过程。编者需要对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充分和深入的学习,才会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学术性的指导思想,没有对现代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就不可能编写出现代意义的高质量教材。显然,教材是科研的成果。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科研成果的人自然也有一个学习、研究、应用和再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与编者的教育观念、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论等思路一致,生产才不会走样。否则,即使有符合现代外语教学的科学性和交际性的新教材面世,也会因为使用者的水平所限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教师中年轻人占绝大多数,他们都是受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一代,其中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外语教育专业化或职业化培训。因此,在推出新世纪高质量教材的同时,更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观念,走出传统教育教学的误区,以适应新世纪英语教学的需要。
(《
当代大学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3年6月5日第8版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内容
试论现代外语教材的师培功能——读《当代大学英语》“教师用书前言”有感 (2002.11.14 16:33:33)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