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1版于2004年出版,编者希望通过介绍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和经验,达到防止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首版问世后,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时光荏苒,转眼13年过去,医学迈入微创时代,新医疗手术技术不断涌现。在编者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本书第2版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新版由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组织国内众多有丰富经验的神经外科专家,将手术体会、应注意的问题和不良效果加以总结,希望以最小的创伤、最大限度的保护,减少医源性损伤以及手术后并发症,以恢复脑神经功能。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各位编者将很多需要「意会」的技能「言传」出来,相信对读者会有所裨益。前言中,赵继宗院士和大家分享了本书的出版历程和编写心得,让我们一起来先睹为快吧。
三角形分割线
2003年我国外科学之父裘法祖院士提议编纂出版「非正规手术学」系列专著,包括腹部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和神经外科等。当时考虑到「非正规手术学」可能引起业内外误解,编者很难把握,遂将本书易名为《神经外科手术精要与并发症》。2004年本书第1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问世后受到读者好评。
 本书第1版封面
正如裘法祖先生在本书第1版的序中所言:
「神经外科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和高致残率的学科,医生在进行手术治疗时,不仅要考虑手术能达到什么目的和能否胜任这个手术,同时还必须关注手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能够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在医疗实践中,掩饰错误,推卸责任,不敢正视并发症的存在,都是不可取的。诊疗工作中有了错误应敢于承认,从错误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将国内众多有丰富经验的神经外科专家的手术体会、应注意的问题和不良效果加以总结,希望以最小的创伤、最大限度的保护,减少医源性损伤以及手术后并发症,以恢复脑神经功能,这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神经外科学科的发展将是一项有益的创举。
期望我国的神经外科事业与时俱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进入国际医学界,特别是神经外科领域的先进行列。」
重温裘法祖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和受益。今天本书再版,我们希望能领会裘法祖先生13年前为本书命名「精要」的深意,为此特讨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寅先生,明了「精要」之解,即精髓和要点。蒋先生认真查阅大量文献,摘引如下:
「精要」之解,即精髓和要点。《说文》:「精,择也」,本义为择米,延伸为择取精华。「要」有三解,(一)关键、要害之义,(二)简明扼要之义,(三)玄秘深隐之义。「精」即精髓,「要」可根据书的内容、篇幅,取概要、重要、深刻之一,或并举而解之。
精要组成复合词,有精当而扼要之义。医家所用精、要字,见《黄帝内经·素问》。以精要名书,似始于宋·陈自明(字良甫)《外科精要》三卷(公元1263年)。
进入21世纪,医学迈入微创时代,在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基础上新医疗手术技术不断涌现,如神经导航、内镜、质子刀等,推进神经外科继续前行。神经外科手术理念随之发生变化,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被放到治疗效果首位。近年,医学界提出了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更是从疾病的本质上确定发病机制,针对每位病人采用个体化治疗。为了体现近十余年神经外科手术的变化,继续贯彻裘法祖先生为本书提出的「精要」要义,此次再版各章节做了较大幅度调整,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神经外科手术精要,主要是各类手术术中处理要点及一些意外情况的处置。
第二部分是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主要讲对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这些都是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很重要的内容,在第1版中仅为一章。
这次再版,将第二部分「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增为11章,即从第二十四章到第三十四章,分别介绍手术后颅内压增高、手术后血肿以及术后感染等,强调术前方案的重要性,为预防发生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提供系统方法和策略。对于渴望通过学习同行从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水平,使患者获益的神经外科医师而言,汲取神经外科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
各位编者参阅文献,介绍自己的个人临床经验。个人经验和临床指南来源不同。个人经验来源于个人在临床工作中的总结和体会,而临床指南来源于临床(研究)证据。这两个方面从循证医学观点看是同等重要的。临床指南只能在治疗的某几个关键点上总结出推荐的治疗手段,指南的内容不会涵盖治疗的整个过程,因为具体治疗过程中很多小的细节是无法量化和系统合成的。换言之,仅凭一本指南是无法完成医疗过程的。具体到每例神经外科手术,手术细节很难量化。譬如,用多大的力量牵拉肿瘤是安全的?很难回答。一方面,牵拉肿瘤的力量不容易量化,很难准确地描述出来。术中牵拉肿瘤的力量反馈到术者的记忆学习系统,经过多次重复,总结术后患者的反应情况,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来总结出个人经验。另一方面,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在手术中不同部位或质地的肿瘤,采用不同的力量牵拉,甚至同一肿瘤的不同部位牵拉的力量也不一样,这就更难量化。所以,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技术需要经验的积累。本书的特点在于,各位编者将很多需要「意会」的技能「言传」出来,期望对读者会有所裨益。
本次再版更新扩大了编者队伍,由第1版的22位编者增至55位编者,都是近年来活跃在临床一线并且崭露头角的神经外科新生力量,充分展现我国不断壮大的神经外科队伍。
本书再版过程中,两位副主编王江飞教授和刘伟明教授付出了巨大努力。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冯智勇和韩忠刚编辑为本书出版倾注了精力,在此表示诚挚感谢!神经外科手术做到精要实属不易,手术后发生并发症在所难免,各位专家对问题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异议,衷心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的缺点和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再版时改正。
赵继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学系教授、主任
主编介绍 
赵继宗,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第4-6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会长;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执委、提名委员会委员;美国ANNS会员和Dandy神经外科学会中国主委;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杂志副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和 J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等7种国际神经外科专业杂志编委。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委科研课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49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主编《神经外科学》等专著8部及《外科学》教材的编写。
来源:医读2017-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