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积极心理学中国化的点灯引路之作——评彭凯平教授新书《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清华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积极心理学中国化的点灯引路之作——评彭凯平教授新书《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清华大学出版社
文/采铜
2017-10-11 14:08:35  来源: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终身教授彭凯平先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心理学家,也是世界范围内文化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权威学者。自从2008年回国任职清华,他就成为中国积极心理学的领军人物,推动着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而这本《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就是融汇了他多年研究和思考,面向大众读者的积极心理学普及读物。

    简要地讲,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一门研究“人何以幸福”的学科。“幸福”当然是每个人都希望达到的状态,并且古今中外,有关“幸福”的思考和探索一直连绵不绝。但对于幸福的理解,以及通往幸福的路径,又常常让人感觉雾里看花、研磨不透。而积极心理学的特别及可贵之处,就是运用心理学科中早已成熟的科学方法对这一议题(以及有关的更广泛议题)进行系统性地研究,然后得到尽量可信和普适的结论。

    自从十年前一位名叫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的年轻心理学家在哈佛大学开设“幸福课”并在网上散播开以来,积极心理学渐渐走入大众视野,在国内也掀起过一波不小的热潮。国内出版界近年也引进了不少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作品,有些是通俗读物,有些是专门的教材。但遗憾地是,这些大多出自外国心理学家之手,虽然其中很多内容对我们有所启发,但西方文化视角下的幸福洞察依然让我们有些许的隔阂感和距离感。我们急切需要一本既有科学洞见又有东方底蕴的幸福指南,而彭凯平教授的这本《吾心可鉴》正可满足心愿。

    彭教授在书中提出,中国的积极心理学发展要力图实现“四化”,分别是:中国化、科技化、大众化和普及化。其中第一条就是中国化。他说: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很多是与我们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有些方法和建议甚至直接源自中国文化。可以说,积极心理学不是外国的,不是外来的,它是我们中国人的。”

    同时,他又不是以一种封闭和自傲的心态来看待中国文化,而是强调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去展开中国文化下的幸福探索。他说:

    “多年做文化科学的研究,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儒释道三大文化精神对世界文化精神对世界文化的突破和贡献是巨大的。我们今天谈中国的文化觉醒,需要一种科学的态度,分析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不能以意识形态、个人偏见,民粹主义而人云亦云。很多中国传统智慧需要有现代科学的分析,发现它的现代生活的价值及意义。不是越古老越好,越原汁原味越好。”

    诚哉斯言!21世纪的中国心理科学,就是需要有这样既尊重传统、又严谨拓新的精神。彭教授的这些话,值得我们品味良久。

    《吾心可鉴》一书共计三百四十多页,由情感、福流、正心、跨界、开拓五大部分共六十多篇文章组成,内容宏富,视野广阔,知识性和思想性兼得。

    其中第一部分“情感”是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出发讲男女之爱,给出了很多切实可用的建议,比如在寻找配偶时考察对方的“宜人性”这一性格维度是重中之重。

    第二部分“福流”的内容更加多样,关于快乐、关于希望、关于乐观等等都有精彩论述,还讨论了奥运赛场上为什么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快乐,以及哈佛大学心理学毕业生、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的神经科学论文这些轻松有趣的话题。

    第三部分“正心”则讨论了更多文化研究审视下的积极心理学,比如利他行为,比如人的道德感,另外像“什么是中国男人的情怀”和“中国人是不自信还是过度自信”这样的议题则充分显示了彭教授独特的中国文化心理学视野,这些讨论是在其他的积极心理学著作中不多见的。

    第四部分“跨界”真叫人大开眼界,在这一部分里,彭教授深入浅出地讨论了心理学与经济学,心理学与政治学,心理学与法学,心理学与历史学,等等跨学科的思考,非常具有启示性。

    最后一部分“开拓”则展示了一个杰出心理学家对未来的希冀和筹划,未来的积极心理学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如何影响和支撑政策制定,如何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这些面向未来的思考也是全书中非常可贵的部分。

    这本书以科学知识打底,以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虽不华丽旖旎,读来也不枯燥晦涩,就算毫无心理学基础的读者也能畅读。书中引经据典,将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科学见解融汇合一,可见作者苦心。读罢此书,眼前就如同浮现一幅波澜起伏、多姿多彩的积极心理学画卷,令人遐想,又引人沉思。

    我作为心理学界的晚辈后学,虽然早已离开学术界,但仍以普及心理学为毕生志业,当我读到彭教授的这本书,便大为触动。在这字里行间,我读到了彭教授精诚所至的科学精神和淳朴厚重的家国情怀,读到了彭教授如何以全体中国人的幸福为愿景,为积极心理学的中国化点灯引路。我还联想到,国内的心理学出版物向来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没有任何科学基础的伪心理学作品大行其道,屡屡畅销,而《吾心可鉴》是为一股清泉,可起正本起源之效。

    所以我郑重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就算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计,这本书都值得你为之一读。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努力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08.17 16:50:32)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互联网心理学:新心理行为研究的兴起》 (2016.09.01 14:34:55)
  • 为什么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人大社《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 (2016.08.24 9:42:11)
  • 为什么有那么多误解和偏见?因为我们只看期待看到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第三版)(上下册)》 (2016.07.28 7:58:51)
  •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第三版) (2016.07.06 8:22:29)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第三版)》 (2016.06.03 14:28:45)
  • 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李东推荐《读懂孩子——学生心理学手册》 (2016.05.31 8:23:05)
  • 最美的积淀:从人生到人格——《健康人格心理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04.06 8:36:14)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