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让失败率为零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让失败率为零
陶西平
2003-06-19 09:35:54 来源:
“让失败率为零”是法国教育思考委员会向法国政府建议的教育改革目标。我认为,这个目标很值得我们借鉴。什么是失败率为零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是好教育,教人变坏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不是教育。”从他的话里,我想可以看出,失败率为零应当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教育得到发展。这当然是一种理想,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它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激励着一代代人进行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我想,这本书可以反映出这种追求的一鳞半爪。
《让失败率为零》选编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担任北京市教育行政领导工作以来,发表过的有关教育问题的文章和在一些关于教育问题的会议上的讲话,时间的跨度将近20年。20年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但是这2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气势之磅礴,成就之辉煌是历史上少有的。
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经历了新中国教育的几乎整个求索历程。无数坚忍不拔的教育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在一条坎坷的创新道路上前进。他们善于发现问题,也善于提出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的办法,因此,教育始终在不断进行改革之中,也始终不断取得创新的成果。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的动力。但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会在注意一种倾向的时候忽视了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这样就造成了今天的改革方向,明天却可能变成改革的对象。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读到了巴班斯基关于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文章,他的追求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亦即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思想,给我很大启发。我想我们的教育事业不就是充满着提高全民素质与培养优秀人才的统一,积极发展与均衡发展的统一,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投入与效益的统一,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等诸多理想的追求,从而要求实现整体优化吗?
我想到企业界流传着的一个“穿越玉米地”的故事。那是说,有一些人进行穿越玉米地的比赛。比赛的要求是看谁穿越得最快,看谁在穿越的过程中掰下的玉米最多,还要看谁被玉米叶划破的伤口最少。那就是要求所有的参赛者都要兼顾速度、效益和安全。
于是,我开始感到,教育改革当然是针对教育的偏颇,但最终不只是为了这种偏颇的消失,还要尽力防止新的偏颇的出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这些因素的矛盾运动促成了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过程正是不断推动这些相关因素由不和谐达到和谐的连续过程。
这也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理解。于是实现整体优化的思想逐渐地成为我思考教育问题和参与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撑之一,并指导着我对教育整体改革的探索。(本文为该书自序)
《让失败率为零》/陶西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来源:北京青年报2003.6.19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