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国际传播的观象台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国际传播的观象台
——《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简评
尚京华
2003-06-20 09:53:25 来源:
柏拉图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在洞穴中,人背着火光,只观察到经过他背后的事物的影子。这种说法恰当地表示出了处于媒体包裹中的现代人的认识偏差——更多的时候,我们通过媒体了解的,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世界的影子,因为媒体对社会的反映和描绘并不是镜子式的反射,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做出了各种不同的折射。因此,要想不被媒体万花筒所迷惑,要想读懂国际传媒现象,我们就需要一双“慧眼”。
由蔡帼芬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一书为我们认识媒体世界外的真实提供了一些可能的途径。这本书收录了1997年至2001年7篇优秀的硕士生毕业论文,这些论文或选题或集中于国内外新闻媒体的个案研究,或试图从理论的角度,对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某种现象或趋势进行理性分析和总结。这些文章视野开阔,目光敏锐,对国内外的媒体现象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例如,张朔在《美国调查性报道发展机制及其嬗变研究》中,对美国的调查性报道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作者不仅对调查性报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做了叙述和回顾,还通过个案,即美国历史上两起总统弹劾案——“水门事件”和“莱温斯基门事件”的调查性报道作了对比分析。在“水门事件”中,调查性报道赢得了公众的信任,树立了《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威信,形成了一次调查性报道的高潮;而在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中,调查性报道非但没有像尼克松事件那样形成一次调查性报道的高潮,而且还引发了公众的厌倦情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里?作者对此进行了解释和分析。文章还分析了美国调查性报道的合理性及其局限,并对调查性报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为国际传播提供技术支持的互联网络本身也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这种被联合国命名为“第四媒体”的新兴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信息平台,也对传统的媒体提出了生存挑战。如何看待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这种印刷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前景?如何看待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传统的媒体的网上运作方式都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这些都是如今专家学者和媒体从业人员积极思考的问题,在《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一书中,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解答。
当然,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提供一套系统的理论,它更多的是对一些国内国际媒体现象表达作者个人的思考和所受的启发。它体现的是与我们大多数人面对媒体表现出来的想当然态度不同的另一种态度,那就是,试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003年6月5日,《纽约时报》爆出该报创刊152年来最大的丑闻。该报执行总编辑豪威尔·莱尼斯与总编辑杰拉尔德·博伊德因此双双宣布辞职。两人辞职的原因是受到该报记者布莱尔和布拉格的牵连。布莱尔是该报一位善于写独家报道的记者,但最近他杜撰、剽窃他人作品的事件被爆光。据报道,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他所写的76篇报道中有36篇要么错误百出,要么是杜撰、剽窃他人作品。布莱尔已于5月1日被迫辞职。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后《纽约时报》另外一名著名记者,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里克·布拉格将一名自由撰稿人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的事情被揭露,他也在5月28日提交了辞呈。
其实,有编辑曾经提醒说布莱尔的报道有错误,但莱尼斯与博伊德仍然允许布莱尔报道200年底发生在华盛顿郊区的狙击手袭击事件。这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吴燕在本书中的论文《商业化带给美国电视新闻业的负面影响》早就对这种现象作了如下的评论:
“更有甚者,为了得到独家新闻,电视网晚间新闻的报道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用过非真实的事件因素或非真实的画面,甚至出现过伪造新闻的做法。”
这虽然说的是电视新闻的做法,但对报纸新闻也同样适用,特别是在报纸面临电视台的激烈竞争,不惜血本大挖独家新闻的今天。可见作者的敏锐和深刻。
这本论文集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对现时代的国内国际传播现象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探索,而且对我们改革国内的新闻传播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而且,论文集中的每一篇研究课题,都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同时推出,颇有自己的特色。
来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