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关系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关系
2003-07-30 10:00:52 来源:
我们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对于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特征的概括,它反映了各个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当代发展中克服间隔,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现实,也是对世界发展的整体性和互动性关系的认识。当代对于全球化的理论中,一般把全球化概念区分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两个部分。这种理解目前虽然很流行,但也要看到,这种划分本身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从特定角度来说,经济本身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物质生产的文化系统。经济全球化也必然是文化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用法,它的意义在于说明经济成分与非经济性文化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经济是独立于文化的或可以说正是与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因素相反的,这种概念也有利于纠正当前无所不包的“文化”概念的膨胀。我们虽然通常沿用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两个相对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如果从一种历史主义观念出发,可以把全球化观念的发展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上古到18世纪启蒙主义,这个时期是全球化思想的初期阶段。以穿越欧亚两大洲的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民族交往无疑对于早期的全球化观念有极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郑和船队远航非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到了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赫尔德等人的文化相对论对于全球化思想有更大促进。
第二阶段是从启蒙主义时代开始,经历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引起工业化,大工业生产改变了民族经济结构,促进了世界性的生产和市场的形成。另外,从反面来看,殖民主义扩张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这种扩张从反面对于全球化也有一定作用,这是毋庸讳言的。不过,这种推动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惨痛的经验,更有不可估量的损失。总之,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一体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启动。从18世纪进入兴盛时期,到20世纪中叶达到高潮。
第三阶段为20世纪中期以后,在经济生活方面,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推动了新的全球化浪潮,多种新技术的使用使全球的经济发展更加一体化。这里我们也要提到的是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成为了破除文化疆域的推动力,使全球化成为世界性共识。但是,后现代主义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它的否定观在一定时期可能成为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后现代主义在批判传统文化观念时,也把全球化观念看成是不在场的空谈,对于东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一些推崇也只是相对的,是作为一种否定批判的副产品出现的。
摘自《
比较文化学
》
来源:广西师大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