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发行中,教材教辅的需求量大,但市场竞争同样激烈。竞争中,如何保住市场份额还能有所拓展提升?在2020首届重庆“出版之星”寻找与展示活动中,获得“十佳出版物发行单位”奖项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营销部(基础教育培训部),依靠在发行中不断调研反馈市场,以创新产品、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开拓市场,取得良好成绩。
做营销:以新品与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营销部主任陈亦民介绍,基础教育营销部成立于2013年,目前有员工9名。该部门的主营业务,是负责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课标教材、教辅和重庆市地方教材的发行和读者服务部管理工作。
2018-2019年,基教营销部积极开展课标教材、地方教材、教辅的宣传推广,发行中小学教材教辅数量7838万册,7.32亿元码洋,确保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中小学教材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发行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营销部工作人员一是会走访课标教材使用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了解其需求;二是加强与合作单位的联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以提升合作空间;三是加强与各地新华书店的联系,确保发行各个环节准确、有序,确保教材、教辅课前到书;四是配合基础教育分社开发新产品,联合新华书店拓展新市场,2018-2019年度,新增产品实现销售码洋1600万元,如为拓展小学生数学兴趣而开发的《数学文化》丛书,在重庆、四川、海南、山东、甘肃等15个省市开展市场拓展,实现销售码洋500万元;五是积极开展数字产品宣传推广,践行“融合发展”战略。
本着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经销商的精神,发行过程中,基础教育营销部始终坚持“客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保障产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努力提高发行效率和回款实洋。 做服务:以培训促教师成长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营销部的另一项重要职能,是培训,所以营销部还有一块牌子——基础教育培训部。“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也体现出营销部的双重职能。”陈亦民介绍说,随着出版社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营销部的业务范围也有了拓展,新增了课标教材使用地区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围绕这一职能,着力为教师们展开配套服务。
其一是积极组织教材编委到教材使用地区解读课标教材、地方教材,开展教材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把握教材、解决教学中的困惑。2018—2019年度,共开展培训和教研活动15次,累计培训教师超过万人次。
二是组织优质课竞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18—2019年度,组织使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省(市)举办优质课竞赛1次,组织数学文化优质课竞赛暨教学研讨会2次。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并为教材使用地区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
三是开展课题研究,推进学科建设。2018—2019年度,培训部与教材使用省市教育科学规划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在教材使用省市教科院设立“教材研究和教学研究”课题,积极组织教研员、一线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申报,开展课题研究。
四是组织开展各类评选活动,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2018-2019年度,组织开展了全国性关于小学数学教材的优秀教案、课件、论文、课堂实录评选活动。评出优秀论文800余篇、优秀教案600余篇、优秀课件300余个、优秀课堂实录200余节。来自教材实验省(市)的6000余名一线教师参与评选活动,其中,受表彰优秀教研员、教师2000余人次。选出部分优秀作品上传至出版社网站,供广大一线教师交流、共享,活动成功开展,促进了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研究能力,也为教材的修订提供了实践依据。
2020年,各行各业因疫情受到影响,但基础教育营销部今年业绩却略呈现了增长趋势。陈亦民说,一方面是出版社的书品质量有保障,另一方面,也与营销部的市场开拓与服务分不开,年底时,还在海南、四川泸州举行了培训会,虽然场次相较往年大幅减少,但市场关注度依然不减。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