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李东推荐2021上半年教育理论新书 - 社长总编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社长总编荐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李东推荐2021上半年教育理论新书
2021-08-18 11:32:35  来源: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 李东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奠基未来——中国教育脱贫攻坚的成就与经验》(订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编写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教育在这场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中起到了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本书从义务教育有保障、发展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校发挥优势助力脱贫、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各方协同形成教育大扶贫格局等方面,对教育系统在脱贫攻坚战中所采取的措施、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等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于宣传教育战线脱贫攻坚的智慧与经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教育思想文库”(订购

  “中国教育思想文库”通过遴选聚合、修订完善近三十年来中国具有创新性、思想性和代表性的教育学术专著,赋予这些理论成果更厚重、更丰富的学术价值,以持续发挥其对中国教育问题的解释力、对中国教育实践的指导力和对中国教育学术的支撑力,服务中国教育理论、实践和决策的发展。

  丛书包含:
  《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丁钢 著(订购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施良方 著(订购
  《生命与教育冯建军 著(订购
  《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陈向明 著(订购
  《规训与教化金生鈜 著(订购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石中英 著(订购
  《德育美学观檀传宝 著(订购
  《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现代教育导论(第3版)褚宏启 著(订购

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订购
谢维和

  网络与信息技术已经渗入校园与课堂,丰富着教育与学习的“工具箱”,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依托网络与信息技术形成的网络社会,作为一面虚拟的镜子,则通过与现实的分离,导致了分人与分语以及教育的非连续性,使教育 “学已无己”。本书描述和分析了这种现象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提出了网络社会教育变革的重要任务,并相信“破镜一定能够重圆”。

面向智能时代:教育、技术与社会发展》(订购
关成华黄荣怀 主编

  本书将未来教育置于时代背景下考察,提出了智能时代教育创新与变革的十大趋势和研究未来教育的五点启示:以全人发展为根本、以主动学习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抓手、以优质供给为导向、以优化治理为保障。本书更新并拓展了我们关于未来教育的技术观、学习观、市场观以及政府观,建构了探索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发展问题的系统性框架,对于加快推动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文化的阐释》(订购
丁钢

  教育文化研究将教育作为深层的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强调教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实践功用。本书将目光投向汉字教育、乐教、书院教育与现代大学建构等从古至今的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活动,深入阐释了其中蕴含的教育文化智慧,进而探讨了当代的教育文化变革与未来的教育研究取向,反映了中国教育研究者发展新时代教育文化的满怀热忱与不懈探索。

参与式学习指导手册》(订购
陈向明 编著

  参与式学习是在教师教育、企业培训、社会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表达、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在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参与集体决策,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和能力。本书包含参与式学习的概念、特点、作用、原则、设计、实施、评价,以及60种参与式学习活动方案。书中所有的理论和方法,都经过实践的千锤百炼,适合各类学校、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使用。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2版)》(订购
[美]R. 基思·索耶(R. Keith Sawyer)主编  徐晓东 等译

  学习科学是研究教与学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涵盖了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领域。本手册汇集了国际上顶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未来学习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切实的建议。

儿童幸福与学校教育》(订购
[美]约翰·怀特(John White)著  杨杏芳 赵显通 译

  什么样的儿童是幸福的儿童?是和父母亲密相处、和同伴开心玩耍的儿童?是拥有傲人的学业成绩、在考试中屡屡获胜的儿童?儿童将来的幸福和此刻的幸福,内涵是否相同?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John White)教授长期以来关注教育目的这一主题,他认为儿童的幸福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