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理论与实务》(订购) 李志青 符翀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1年10月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ESG理论及内涵、ESG生态系统里的各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探讨企业ESG管理实务,以帮助读者了解该如何将ESG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科学管理ESG相关事务,并做好相应的ESG信息披露,从而提高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非财务绩效,增强监管部门及投资机构的信心,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ESG的视角。
专家推荐:
李志青(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双碳”政策对产业结构、消费活动、技术转型、能源利用结构调整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ESG在长远发展中是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能肩负起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而在ESG理念本土化的过程中,高校、企业、金融机构也需要发挥各自的功能,携手共进。
符翀(长三角ESG与零碳研究院执行院长):这本新书全面、深入地对各利益相关方视角下的ESG进行了解读,同时融入了ESG投资、企业ESG管理和治理方面的实例,能帮助读者对ESG整体生态体系进行全方位了解。不仅能为ESG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夯实基础,同时也能为企业ESG战略部署提供一份助力。长三角ESG与零碳研究院将立足于ESG人才培养,后续推出与本书配套的课程与培训。
张晖(中国欧盟商会企业社会责任奖评审委员会专家):今天ESG(在业界的热度,类似10年前的CSR(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从业者而言,应该透过表面的公关危机、焦点事件,探讨深层次的原因和问题;而对ESG从业者,应当帮助企业管理者理解和认知ESG对企业的价值,帮助相关职能部门贯彻ESG的战略落实,帮助中资企业制定国际化的ESG标准和体系,助力“走出去”的规划。
薛俊(东方证券研究所董事、首席策略分析师):长期投资者追求的并不是“为了ESG而ESG”,而是“能够带来企业价值提升并创造持续企业价值的ESG”。企业应该以SDGs(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目标,在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同时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以非财务因素的科学性和可视化为企业提供长期的成长支撑。
胡柯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ESG在发展的本土化的过程中,不仅能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能丰富ESG的指标和内涵,扩大ESG的影响和辐射范围。此外,纺织服装行业在产品纬度如何实现碳中和,正在进行全产业链覆盖的探索,这会是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
刘春蕾(上海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ESG从最初的舶来品到如今逐渐本土化的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思考,包括国家机器调控下的配额清缴、能耗双控的降碳措施,“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利润分配,以及反垄断行动和数据安全的问题,同时表示了对于ESG中国化的信心。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