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七版)》(订购) [美]艾伦·奥恩斯坦 弗朗西斯·P.亨金斯 著 王爱松 译 978-7-5760-0814-2 148.00元
内容简介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七版)》是一部为一线教师和课程理论工作者、实践者量身打造的经典图书。重点阐释了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估的原理和方法。本书的第七版吸取了当前课程领域前沿研究成果,系统阐释了课程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的内在联系,重点探讨课程方式方法中人的作用因素。本书所涵盖的教育教学理论、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深邃科学的视野,对国内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总主编、作者、译者介绍
总主编简介
王定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国家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
作者简介
艾伦·奥恩斯坦,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纽约大学博士,圣约翰大学教育学终身教授。他是前福布赖特-海耶斯学者,曾担任60多家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包括美国教师联盟、全国中学学科协会、教育考试服务)的顾问。他发表了400多篇论文,出版了50多部著作,其所著的《教育原理》一书已经再版25次,修订了8版。所著的另外两部著作——《教育管理:概念与实践》和《课程论》也多次修订,并分别成为这两个领域的权威著作。
弗朗西斯·P.亨金斯,教育学教授,在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任职4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课程、课程开发、课程问题和课程理论。曾担任华盛顿大学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主席,也为美国各地的学校系统提供广泛咨询。著有21部教育学教材,发表众多教育学专业论文。
译者简介
王爱松,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著有《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虚构的可能性及其限度》、《政治书写与历史叙事》、《对话性阅读与批评》、《京海派论争前后的文学空间》等;译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寻常的男人:塞万提斯的时代与人生》、《简·奥斯汀之幸福哲学》、《尼采在二十一世纪的影响》、《文学的深度:陀思妥耶夫斯基传》、《马克思主义与城市》、《保卫空间》、《政治地理学核心概念》等;在《文学评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译文130余篇。
专家推荐
本书的基础编、原理编和问题编各有侧重,方法上既注重对课程的外部研究,也注重对课程的内部研究,学术视野开阔,论述逻辑清晰,富有问题意识。
——旷新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自1988年初版以来,不断修订再版,是一部经过了时间的汰洗,不断与时俱进的全面系统的课程论读本。
——贺仲明(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对课程的哲学、历史、心理学和社会基础的介绍条分缕析,对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估方法的论述通俗易懂,堪称一部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课程论教材。
——张志平(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