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育中的数据挖掘:从思维方式到方法工具——教育科学社《数据挖掘与教育》引言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教育中的数据挖掘:从思维方式到方法工具——教育科学社《数据挖掘与教育》引言
郑太年
2022-01-20 09:41:00  来源: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数据挖掘与教育》(订购) 

  万物皆数据,众人皆数据挖掘者。

  2019年的一天下午,我去上海气象博物馆参加一个研讨活动。我按照手机地图APP的出行建议,坐地铁11号线前往,走出徐家汇地铁站1号口的时候,时间已经有点紧张了。气象博物馆隔壁的徐家汇天主堂的尖顶就在车流滚滚的马路对面,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地图APP告诉我,绕到路口过去有1.5公里,步行需要20分钟,骑自行车过去需要7分钟。共享单车APP显示附近30米有多辆单车。我愉快地决定骑车过去,正好卡点到达,完美!

  过了两天,我收到手机短信,告知我因骑车逆行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罚款50元。我打开交通管理的APP,看到了我骑车逆行的图像,一边抱怨说那个路段根本没法不逆行,一边很快用支付宝缴了罚款,完成。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世界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就说“衣食住行”中的“行”吧,我们获取各种交通信息、选择交通方案、购票或者预订车辆,在行程中了解实时的交通状况。每当此时,我都忍不住说:“好体贴啊!”类似我被罚款的经历可就不那么让人愉快了,不过我还是感慨:“好神奇啊!”仿佛有个神人在乱军丛中把我揪出来,说出我的名字,报出我的身份证号,还拿着照片,铁证如山,训斥我违规了,让我乖乖罚款。

  这一切当然不是自动完成的,而是依赖庞大的数据库、各种挖掘和分析数据的技术和工具、传输数据的网络以及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系统。从提供交通信息和导航,到识别和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不唯如此,根据动态的交通流量数据确定单行道的安排、潮汐车道及红绿灯的时长等,都是数据挖掘的典型应用。

  仅仅是从交通这一个小领域中,就可以看到数据应用的威力。在商业、金融、医疗、社会管理、司法等各个领域,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这种威力。不得不感慨,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和数据密不可分!

  可以说:行动所及之处,数据相随;目光所及之处,数据充盈。每时每刻,我们都在生产数据;每时每刻,我们也都在利用数据。几乎可以说“普天之下,莫非数据”。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数。”今天我们可以说:“万物皆数据。”

  无论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还是生产和服务的消费者,无论是作为一个职业人,还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生活中的人,我们都基于丰富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我们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数据挖掘者。当然,我们的数据也被挖掘,比如我骑车逆行的数据被挖出来。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首先将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支持我们对诸事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做出更好的行动选择。然后,我们才将数据挖掘作为一系列的技术和工具,了解和掌握更多更好的技术和工具,能有助于我们更精准、更可靠地判断和选择。

  数据挖掘本身并不神秘,无非是找出相关的数据,从中探寻事物内在的规律。数据挖掘这件事,可以说是古已有之,比如诸葛亮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气象数据预测并借到了东风。只是到了最近几十年,数据挖掘的重要性才被大家充分挖掘出来,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更是到了最近几年才有实质性的突破。这依靠的是其他几个相互交织的方面的突破:

  一是大数据获取路径的突破,全样本的数据和自然产生的数据取代了抽样的数据;

  二是数据储存能力和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使得原本只是理论上可行的数据储存与处理成为现实;

  三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自动化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成为现实。

  本书所要呈现和传达的,是数据挖掘的思维模式、技术工具和场景应用。核心的话题是,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通过某种思维的操作,将其转化为一个借助数据挖掘、分析而得到解答的问题,又如何通过技术工具的选择使得解答更趋合理和精准?或者是,面对一大堆数据,我们如何通过某种处理,从中发现点什么?

  在纵向的历史维度上,本书将探索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前世和今生,特别是“今生”中(直到1989年人们才正式采用“数据挖掘”这个概念)的若干推动因素如何使得数据挖掘挖出了这么多“金矿”。

  在横向的场景应用维度上,本书将在技术工具与应用场景的矩阵图中,展现不同的技术工具如何用于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分析。

  在数据挖掘的众多应用场景中,教育领域很可能是应用前景最广阔的领域:不仅全体人口中有约四分之一是教育人口(学校体系中的教师和学生),而且全体人都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成为终生学习者,Learn or die(不学而殆)似乎是我们的时代命运。

  但是,最富有时代气息的信息科技对于教育的改变才刚刚开始,其潜能刚刚通过小范围的创新探索得以展现。无论是在国家或者区域层面上、在教育机构层面上,还是在课堂教学层面上,直至在个人学习的层面上,数据挖掘都可以给教育决策和行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比如:

  ●我们要实现教育公平,数据挖掘可以让我们知道哪些地区、哪些群体正处于不公平的境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响公平的关键因素,从而使政策实施更为精准;

  ●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数据挖掘可以让我们知悉每个学生多个方面的状态和需求,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案,从而实现大范围的因材施教,助力学生的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挖掘选择最好的教师,确定适合不同场景的最佳教学模式,监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表现,设计最适切的学习环境;等等。

  对于数据挖掘而言,越有效地挖掘数据,就能越好地预测未来。作为一本普及性的读物,本书要做的,就是让读者更多地了解数据挖掘,更深地理解数据挖掘与它将引起的教育变革,从而更好地创造未来。

  本文摘选自《数据挖掘与教育》引言,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郑太年教授。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