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治学之人的横剖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学者的术与道》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治学之人的横剖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学者的术与道》
梁雪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2022-07-12 13:37:45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学者的术与道》(订购

李连江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2年4月出版

  此书每一章都是一小口袋奶粉,拿热水一冲,就是一杯很好的牛奶,尤其适合正在经历思维迷航或情绪寒冬的青年学人,不管你是否已经获得或者正在获得“学者”这个标签。我原本以为本科生看会有心理成熟度方面的“距离感”,没想到多位学生试读之后,异常喜欢。从广义上来说,它适合所有因努力获取真理、丰富自己而疼痛的人,无论年龄,无论阅历。

  并不是很多过来人,会把自己经历的种种,掰开揉碎说与人听。尤其是那些在相关领域中取得了崇高地位的专业人士,都不大情愿在这件事上用力。也许是不堪回首,也许是过眼云烟。不仅如此,那些被“侥幸”分享出来的成功,大多无法复制,读者顶多是“围观+鼓掌”的角色,外加在故事的末尾起立致敬。书是好书,但读完之后,自己还是自己。谭鑫培先生在冬夜里独自躺在床上,听见煤炉上开水壶的沸腾之声,便颖然有悟,创造出新腔。这样的奇闻逸事,令人神往,但如果你就是听不出开水壶的玄机,又当如何呢?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持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当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我并非第一天知道这句话,甚至时常拿来劝谏他人,但《术与道》将如何在真实世界中具体地践行这句话,讲得清楚明白。再好的道理,如果缺少了可操作性,也仅仅是漂亮的文字而已,我们只能在头脑中接纳它,但无法将它从头脑中移动到躯体中,从意图转向行动。

  在读《术与道》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大环境的复杂与个人跌宕的境遇,我一直在经历心理上的“高原反应”,时常产生出卡伦·霍妮(Karen Horney)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谈到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如果我向后退缩,就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伤害我”。然而,这本书分享的点滴智慧,意外地提供了“不必向后退缩”的某种支撑,它触及了一位“知识工作者”日常生活的几乎所有面向,甚至包括“睡觉”这件多年来我一直困扰但无能为力的“小事”。某种程度上,这本书不属于我熟悉的任何一类书籍,有些“好”你会感觉是不能“类型化”的。

  张爱玲看曹雪芹增删十年的书稿时感叹“看到了天才的横剖面”,我在《术与道》里面看到了“治学之人的横剖面”。这横剖面里也有我自己,尤其是尚未完成的那部分。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学术界谋生存。

  相关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学者的术与道》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