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于华龙推荐学术专著新书单 - 社长总编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社长总编荐书
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于华龙推荐学术专著新书单
2022-07-14 11:57:15  来源: 河南大学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于华龙

  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于华龙推荐学术专著新书单,以飨读者。

  本书单共11种新书,分别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钱币学与钱币史研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研究——基于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实践探索》《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媒体神经认知计算的遥感目标类脑智能识别》《大学出版社治理研究》《中国教学型大学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美声之林”中国大学声乐慕课导读》《建构与解构之间——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话语阐释》《父母的教育权利与义务》《对外文化交流导论》。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订购

魏宏聚 编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需要。作者自2009年开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合作经验,同时也从学理上梳理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机制。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主要分为五章,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两大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历史;第二章讲述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关键问题,主要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定位、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对象的选择、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主题进行讲述;第三章介绍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模式,主要讲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合作模式,“U-S”与“U-G-S”的合作模式;第四章讲述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持久生命力的原则,第五章介绍大学与中小学“理论创生”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课堂教学切片诊断13年探索之路。

  作者简介

  魏宏聚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2012-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达成策略与途径研究;出版著作《偏失与匡正: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研究》《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研训》;2014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钱币学与钱币史研究》(订购

白秦川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钱币学与钱币史研究》以论文集的形式构成,分四部分:一、钱币学理论研究;二,钱币史研究;三,钱币学史研究;四、货币史研究。20万字,219图(合计为30万字符)。

  钱币学理论方面写有《货币、钱币、钱币学》《关于钱币学的几个概念问题》《钱币学理论体系是逻辑与实践的统一》《钱币学方法论》等文章,《中国钱币学》一书虽已出版,其中的理论部分只是结论性的叙述,无法展开论证。因此还需要将有关论文汇集起来,供专家学者研究、讨论时使用。钱币史方面写有《布名源流》《耸肩尖足空首布起源于耒说》《宋金银铤铭文及其考释》《元代银锭干支纪年时间考》等,主要是在先秦钱币和宋金元钱币等方面的成果。钱币学史研究主要是以钱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著作的进行分析研究,写有《彭信威钱币学思想初探》《彭信威先生在钱币学史方面的贡献》《钱币学史有新篇》等,确立彭信威先生在钱币学史上地位,同时为研究钱币学史提供一种新的模式。货币史方面有《朋无定数》《秦皇汉武统一货币问题再评价》,讨论了货币史上两个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白秦川 男,1957年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后在河南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工作。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钱币博物馆。20多年来,写有多篇关于钱币学理论的文章,并出版有《中国钱币学》一书。在钱币史研究方面,写有10多篇文章,出版有《开封钱币发现与研究》(合著)《先秦秦汉货币史资料汇编》《宋代货币史资料汇编》《中国钱币大辞典》(合著)等多部著作。在钱币学史方面,写有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多发表于《历史研究》《中国钱币》《中州钱币》等刊物。在钱币学界有一定影响,曾获中国钱币学会学术成果“金泉奖”。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研究——基于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实践探索》(订购

王珂平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中铁七局党委紧密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实际,紧紧扭住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深度不够的“两张皮”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六条经度线”与“五条纬度线”相互交织、有机统一的“经纬党建”工作体系,不断发动“红色引擎”,助力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研究——基于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实践探索》通过回顾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发展历程,阐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主要问题,总结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把握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律,创建具有中铁七局特色的“经纬党建”工作体系,以期早日破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诸多课题,开创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推动新时代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订购

孙志永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焦点问题,如何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迫在眉睫。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随机选取一所国内地方公立高校的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向结合,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途径获取。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主要问题: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态度;教学改革是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学术交流和自我学习是如何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是如何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

  孙志永 出生于1979年3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取得学士、硕士学位,在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南阳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在《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Univers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基于媒体神经认知计算的遥感目标类脑智能识别》(订购

刘扬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基于媒体神经认知计算的遥感目标类脑智能识别》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1)构建了一种面向遥感影像TCR应用的层次化MNCC模型;(2)设计了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遥感目标检测算法;(3)提出了基于MNCC的遥感场景分类算法;(4)提出了基于MNCC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高精度目标识别算法;(5)提出并验证了并行化TCR的解决方案。这些研究及其成果对于海洋交通监视、减灾应急搜救、无人自主系统(UAS)等民用系统技术有一定的提高和完善作用,对于敌情侦察、精确制导等军事自动目标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也有一定的贡献。这些正是本书出版的价值。

  作者简介

  刘扬 博士学位,大学教授,主攻方向为网络程序设计,多年从事网络程序设计及其相关高校教材的编写工作,主要著作有:《C#网络应用编程》《C#程序设计教程》《C#程序设计及应用教程》《HTML5与ASP.NET程序设计教程》。

大学出版社治理研究》(订购

孙保营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大学出版社治理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十六个专题。第一部分为科学管理与大学社治理,包括大学社科学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地方大学社战略转型、大学社总编辑担当责任使命的六个着力点、大学社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要求与路径等四个专题;第二部分为编辑专业能力建设与大学社治理,包括学术图书编辑必备素质的六个维度、学术出版责任编辑之责任的八个维度、大学社编辑学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等四个专题;第三部分为人才队伍建设与大学社治理,包括大学出版人工匠精神内涵及培养路径、出版专业高级职称管理反思及对大学社的启示、融合出版背景下大学社人才队伍建设困局与破解等三个专题;第四部分为图书教材出版与大学社治理,包括地方大学社图书质量建设困局与纾解、国家事权视域下大学社高校教材出版的问题与路径、新媒介视域下大学社图书精准营销的模式建构等三个专题,第五部分为国家出版项目建设与大学社治理,包括以项目专业化助推地方大学社特色化发展、医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策划与实施等两个专题;第六部分为品书与出版,包括对郑大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图书的五篇代表性书评。

  这些专题文章基本都在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实践价值。对于研究编辑出版的学者和广大出版人来说,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孙保营 1973年生,河南虞城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副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在《中国软科学》《中国出版》《科技与出版》《中国编辑》《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7篇,在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出版著作(教材)13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30余项。获中国编辑学会年会学术论坛一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5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出版管理、新媒体传播、媒介经济等。

中国教学型大学战略管理理论研究》(订购

时明德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教学型大学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在界定教学型大学战略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教学型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通过对影响中国教学型大学战略管理的国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探讨了教学型大学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的战略管理是以战略环境分析为基础、以确立战略目标为核心、以战略执行为重点、以战略控制为保证的过程,进而构建了我国教学型大学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作者简介

  时明德 男,博士,二级教授,原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现为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时明德教授长期致力于逻辑学和高等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文化部委托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重要课题2项;在《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另在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普通逻辑概论》《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报告2016》等教材和学术研究著作9部。

“美声之林”中国大学声乐慕课导读》(订购

张美林 编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美声之林”中国大学声乐慕课导读》是“美声之林”声乐慕课平台配套教材。“美声之林”声乐慕课平台“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是江苏省教育厅正式列为江苏省“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项目中唯一一门音乐类在线慕课课程,也是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慕课教学形式规模大、开放性强、学习不受限制。本教程与该慕课平台中的内容一致,配套使用。内容涉及声乐演唱基础知识和演唱技能的理论讲解,文本教材与视频课程对应互动的实践教学和以章节作业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巩固等方面。整套教程选取声乐曲目82首作为教学的案例,各种声乐体裁和风格均有涉及,对声乐学习者的学习、自测与表演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美林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美声之林”声乐艺术中心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分委会委员,全国高师声乐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声乐学会副主席。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扬州民歌的文化地位及其艺术特色》等20余篇,出版有专著《扬州民歌史略》《扬州唱论》。

建构与解构之间——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话语阐释》(订购

张乐林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建构与解构之间——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话语阐释》选择了大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表现形式(流行音乐与武侠电影)、一个大众文化生产的成功个案(王菲的传奇与流行)和一个既典型又特殊的大众文化思潮(“无厘头”),来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考察在文化、身份、大众工业生产机制,社会文化症候,意识形态等影响大众文化表现、发展以及变迁的几个关键词的作用下,他们各自出现和存在的价值意义,及由此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和所敞开的理论视野。   

  作者简介

  张乐林 河南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等。著有《虚构的真实——论武侠小说对江湖世界的想象与叙述》《彷徨于末世与走向乌托邦——贾宝玉与段誉形象对比分析》《解构中的建构——〈鹿鼎记〉中韦小宝形象的塑造》等。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项目一项,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奖等多项奖励。

父母的教育权利与义务》(订购

夏霖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大多数人关注父母的教育义务,而不太关注父母的教育权利,《父母的教育权利与义务》重在关注父母的教育权利。本书的突破点就是要厘清父母教育权的内容,并探索其实现保障机制。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为:父母教育权利和义务的研究现状;父母教育权利和义务存在的法律依据;父母教育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父母教育权利和义务在国家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表现;父母教育权利和义务实现的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

  夏霖 黄淮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法学博士,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曾在《中国教育学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教育法制评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教探索》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对外文化交流导论》(订购

贺宝林 刘秀华 徐黎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对外文化交流导论》为作者在国内尤其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管理者、开创者、亲历者和推动者探索、研究与工作基础上,经过十余年来自身实践、研究、思考和总结后的成果与结晶。内容围绕文化与文化交流、对外文化交流类型、对外文化交流要素、对外文化交流目标任务、对外文化交流未来展望以及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辉煌成果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构合理,史论结合,材料丰富,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前瞻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贺宝林 1974年9月出生于河南方城,现供职于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戏剧评论、戏剧传播、跨文化交流、中国古典诗词等。主持编写《海峡两岸豫剧交流访谈录》《新世纪河南文化对外文化交流》(已出版),撰写的《新中国河南对外文化交流史》《对外文化交流概论》即将版。先后在《中国文化报》《中国戏剧》《戏曲研究》《上海戏剧》《对外文化交流通讯》《两岸文化产业论坛》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60多篇。201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主持和参与河南省重大人文社科项目4项。

来源:河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内容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联合百家大学出版社推出“社长总编荐书”系列专辑 (2022.04.15 11:49:05)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