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东师大社《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展示世界最新课程发展动向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华东师大社《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展示世界最新课程发展动向
姜美玲
2003-11-20 14:15:45  来源:  
 


 顺应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潮流,介绍与借鉴先进的改革经验以重建我们自己的新型课程,这是我国课程研究工作者的重大使命。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的编著者以国际与比较的视角,对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动态进行了系统、细致地梳理,力求解读多元的课程实践,重建适合我国学校教育情境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体现出对建构课程研究的热情和关注学校实践的情怀。
 
 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重大项目——《知识经济时代课程变革研究》的成果之一。它以美、英、法、德、加、日各国高中的基础学科为核心,依据当今世界有代表性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特别是各国新近颁布的课程标准,原汁原味地传达了最新的课程发展动向: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各自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观念、策略与技术,着力描述各国普通高中主要基础学科的架构。

 我们可以从书中了解到各国高中普通课程的设计思路和策略,特别是普通高中基础学科的定位。例如,美国突出“共同核心课程”的设计,其课程包括语言类(英语、文学、外语、艺术)、历史、公民、科学、数学、技术、健康、职业和跨学科研究;法国突出“共同文化课程”的设计,“共同文化”是所有高中的唯一参照,亦即每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业是什么,都应该掌握的最终目标,其内涵包括理解世界、具备行使公民身份的基本知识、应对社会生活共同要求的技术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方法论和民主社会本身所需的智力素质;英国突出学习领域和模块设计,这既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统整;日本突出选修学科群的设计,创设了“综合学习时间”。这些国家的课程改革智慧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养分。

 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寻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之道,着力瞄准“面向全球”的“全球性教育目标”,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公民。从这本书所传达的信息中,我们就可以捉摸到各国理想的“高中生形象”亦即未来公民的形象。法国国民教育部1998年发布的《为了21世纪的高中》、《在高中教授什么》等文件强调,“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得自治,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日本1998年发表的《今后的高中教育应当怎么办》报告书,展望了新世纪理想的高中生形象:“自立的个体”、“共生的精神”和“领袖的气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共同关注高中学生的“新基础学力”——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公民责任与全球视野,这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作出的必然抉择。

 从发达国家改革报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的重心已经从量的发展转向质的提高,它们在“概念重建”的基础上,强调“标准驱动”。美国的课程标准强调“平等与卓越”;英国的课程标准寻求“提高学力的战略”;法国的课程标准寻求“共同文化”与“共同基石”的获得;日本的课程标准寻求“个性化与多样化”;德国的课程标准强调掌握基本技能。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国家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都立足于认知科学、比较文化分析、经济分析以及现代学科教育学的分析,因此无不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和各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可以说,当今世界各国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中最为雄浑多彩的一段改革乐章。《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一书,通过对各国高中学科课程及其跨学科活动设计的扫描,为我们了望世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搭设了一个平台,这种文本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对话,既有助于我国国家层面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建,也有助于我国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和课程理解。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20日第8版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