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西南大学出版社《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回顾、研究和应用》:时间洞察力助你掌控人生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西南大学出版社《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回顾、研究和应用》:时间洞察力助你掌控人生
2022-08-23 09:54:13  来源: 西南大学出版社 
 

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回顾、研究和应用》(订购

吕厚超 主译

西南大学出版社

  “汝之今昔,彼之昨日;彼之今昔,汝之来日。”对时间的洞察力,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但很少人能意识到这一点。

  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教授和他的同事对500个学前年龄的孩子做了一项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心理学家给一些4岁的孩子每人1颗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等会再吃可以再得到1颗棉花糖。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得到了第二个棉花糖,因为他们并不满足于当下的享乐,将目光投向了未来。

  十多年后的跟踪实验测试了这些孩子的认知能力、自我价值感和处理问题能力。结果发现,当年选择了延迟满足,获得了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们,在测试中拥有更高的分数。这个著名的实验表明,延迟满足感有助于更健康的心理发展,但斯坦福心理学家菲利普·G.津巴多通过此实验想到了更深层次的概念,即时间洞察力。

  何为时间洞察力?

  津巴多指出,人们的情绪、行为和很多决策被自己的时间洞察力所决定,而且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无意识的,他认为这种人人皆有的时间洞察力,将会潜移默化地帮我们分类、感受、联系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并赋予它们意义,影响我们的人生,而且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西南大学出版社推荐《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回顾、研究和应用》,解锁“时间洞察力”,助你更好地掌控时间,掌控人生。

  内容介绍

  作为一部心理学著作,本书讲述了菲利普·G.津巴多教授提出的“时间洞察力”概念,围绕概念的起源、背景、发展及应用几个方面来系统阐述,探索时间洞察力与情感、认知和动机的联系,揭示了这些基本过程如何形成人类行为——更好或更糟、富有或贫穷、成功或失败——的基础,结构清晰,层层递进。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津巴多把时间洞察力分为3个维度,6个类别。3个维度分别是过去、现在、未来;6个类别分别是过去积极、过去消极、享乐主义、当下宿命论、将来目标导向、超未来导向。

  从上图不难发现,每一种时间洞察力都有其优点和弊端,即使是看起来很完美、展望未来的时间洞察力也可能让自己及身边的人陷入过大的压力中。因此,菲利普·G.津巴多认为,最佳的时间洞察力应该是平衡的,能够将人从过去的负面经历中“解脱”出来,关注建构关于过去的积极记忆,充满希望地规划未来,同时更充分地享受每一天。

  掌控好自己的时间,不要浪费时间,为家人腾出时间,为朋友腾出时间,为快乐腾出时间,为自然腾出时间,为精神腾出时间,为文化腾出时间。本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时间疗法,减少压力,更有效、积极地生活,学会如何创造时间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妨碍自己。

  主译介绍

  吕厚超,心理学博士,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访问学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20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和教材15部。

来源:西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